黄叔璥

简介:黄叔璥(1680年-1758年),字玉圃,号笃斋,清顺天大兴金墩人,1709(清康熙48年)进士,1722年车位首任台湾巡察御史。生于北京,卒于北京。宦海沉浮中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个著名学者。   
[展开]

黄叔璥的个人经历

个人简介

  黄叔璥(1680年-1758年),字玉圃,号笃斋,清顺天大兴金墩人(即北京市境内孙公园金墩万卷楼)。孙公园位于今和平门外琉璃厂以西,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

  《天府广记》作者孙承泽的私家花园。此园占地达数亩,东边止于今南新华街路西(李铁拐斜街就在其路东)园内建有“万卷楼”上下共14间,存放孙承泽的私人藏书。万卷楼的对面庭院里有“研山堂”1709年(清康熙48年)进士,1722年成为首任台湾巡察御史。

  黄叔璥生于北京,卒于北京,宦海沉浮中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个人生平

黄叔璥

  生于北京的黄叔璥,于1709年高中进士。之后派驻湖广道御史、浙江道御史等职。

  1709年(清代康熙四十八年),黄叔璥与其兄黄叔琬(字象圃)同登殿试金榜,被赐乙丑科进士出身,分别为第二甲第十二名、第二十七名,加之其长兄黄叔琳(字昆圃)早在20岁时(1691年)就考中辛未科进士为第一甲第三名(探花),他们被誉为“一门三进士”。

  据说,明清两代大兴县籍进士达500人之多。此外,其兄弟黄叔琪、黄叔瑄先后在1705年和1713年中举,他们一家又被誉为 “五子登科”。

  1715年(清代康熙五十四年),黄叔璥擢升御史,曾任巡城御史,专职巡视京城东城。御史一职自秦代即有,属监察性质,位不高但权很重。

  清代初期明定监察御史职责为“查纠百司官邪、天子耳目风纪”,职位定在三品,顺治十六年改为七品,康熙六年升到四品,而不久后的康熙九年复降七品,雍正七年起据任职资格不同而分别定为正五品或正六品,乾隆十七年又定从五品。1721年朱一贵民变结束,清廷特别调任他与吴达礼共同担任巡台御史。

  翌年6月抵台后,他除了致力与朱一贵残余作战外,也经常巡行各地,考察攻守险隘、海道风信,着有《台海使槎录》8卷,分为《赤嵌笔谈》、《番俗六考》、《番俗杂记》三篇。其中蕃俗六考,详细记录台湾的山川地势、风土民俗。尤其对台湾原住民的样貌,更是观察入微,因此,该书为近现代考证平埔族历史之根基。

      日前,证明钓鱼岛属中国固有领土的清朝官方文献《台海使槎录》在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展出。

个人经历

       学宗朱子,不矫激以沽名。歷任户部主事、吏部员外郎、御史等职。六十年清廷始设巡视臺湾御史,满汉各一员,廷议以叔璥廉明,与满洲正红旗人吴达礼同膺是命,於翌年蒞任。时全臺方经朱一贵之役,安辑流亡,博采舆论,多所建设。而适逢清圣祖崩逝,為安定政局,雍正元年(1723)秩满,奉旨留任一年,命以所行事告后任,為列「海疆十要」。既还,或以蜚语中之,遂落职。乾隆初(1736)起河南开归道,调驛盐道。补江南常镇扬道。以老致仕家居,年七十七卒。著《臺海使差录》八卷,内分「赤嵌笔谈」(四卷)、「番俗六考」(三卷)、「番俗杂记」(一卷)三篇,共一百二十二目,约十万言,均為记述臺湾史事、形胜、风物以及山地原住民之习俗,為后之研究臺湾史地者,多所取资。另有《南征纪程》一书,记来臺前自京师至福建途中见闻。

清代第一位巡台御史

       清朝在台湾正式派出巡台御赐史,是在1722年(康熙61年)大清帝国统治台湾38年后。这件事情,起因于前一年台湾发生的一场大动乱。

       1721年5月29日,在阿公店(今高雄市岗山)附近的朱一贵率众起兵,号称“义王”,建号“永和”,民众组成的叛军,攻向各个县治及清军驻营。当时清廷驻台的兵力,武备松弛,军纪散漫,无法抵挡叛军。朱一贵起兵十余日,全台几乎全部沦陷。朱一贵攻下台湾府,总兵欧阳凯被杀。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朱一贵事件”。

       清政府闻讯后,迅速调集大军。7月初,闽浙总督觉罗满保派一千七百名兵丁从南台湾的下淡水(高屏溪口)登陆;7月10日,南澳总兵蓝廷珍、水师提督施世骠率军一万八千名从鹿耳门登陆。 7月14日,二路会师,包围府城,两日后攻陷府城,随后追剿叛军,迅速镇压了这场动乱。事件平定之后,福建水师提督姚堂奏请:台湾府、县无城可守,请开捐建城。康熙皇帝则认为,正因台湾未筑城,乱民攻下府城之后,无法据城以守,所以朝廷大军一登陆鹿耳门,便能直扑府城,迅速平定叛乱。倘若府城筑城,日后被叛民攻占,据险以守,则祸害无已。因此否决了此议。 闽浙总督觉罗满保又奏请增添驻台兵员,以防止叛乱。康熙皇帝亦认为驻台兵力应已足够,而是台湾地处偏远,吏治败坏,而导致民变。经研议后,决定新设巡台御史一职,每年派遣满汉御史各一员前往台湾,稽查吏治,以一年为期,期满更替,使朝廷可以直接掌握台湾民情,避免再次发生动乱。

       在这样的背景下,黄叔璥(汉人)、吴克礼(满人)获选为首任巡台御史。1722年2月,两人从北京出发,风尘仆仆南下,由福建渡海,终于在6月初抵达台湾。次年,巡查期满,康熙皇帝已逝世,雍正皇帝即位,两人留任一年。

       黄叔璥出身进士,留心经世之学。抵台之后,即认真考查台湾吏治。当时台湾处于民风强悍的移民社会,难以治理,民间多冲突纷扰,除汉人与原住民之间因拓垦侵界的冲突频传,汉人之间,不同族群,亦常械斗冲突。若无良好吏治,则容易激起民变。

       朱一贵事件,就是一件官逼民反的典型事例。朱一贵原本在阿公店以养鸭为业,具领袖魅力。由于台湾知府王珍摄理凤山县,将政事委任其次子处理,其子倚杖权势,对百姓苛征,勒索无度,终于引起民变。

黄叔璥在台考查期间,做出不少治理建议。例如,当时汉人移民涌入,不断向山区拓垦,侵入原住民的传统生活领域,而引发冲突。黄叔璥认为汉“番”之间冲突,“启衅多由汉人”。当时地方官员提出“竖石立界”的主张,采隔离政策,以避免冲突扩大,得到了黄叔璥的认同。

       1722年,台湾实施“竖石立界”的政策,“凡逼近生番处所相去十里或十余里,竖石以限之,越入者有禁。”从南而北,共立54处界石。 这种将汉人与原住民隔离的政策,持续施行,至乾隆时,从北到南,在汉人与原住民交界处,除了竖石立界外,更挖壕沟,筑土垣,号称“土牛沟”,禁止汉人侵界拓垦,也严防原住民越界出草。 此一政策,持续一百五十年,直到1874年“牡丹社事件”之后,日本出兵台湾的下,才告废止。

       1723年,黄叔璥在台湾进行清朝统治台湾38年来第一次的行政区域调整,增设彰化县及淡水厅,以反映台湾治理的需要。在朱一贵事件之前,就有官员提出新增县治的想法,例如陈梦林编纂《诸罗县志》一书,就提及诸罗县管辖的范围太过辽阔,而移民渐多,不易管辖,宜割半线(彰化市)以北,别立一县。 朱一贵事件之后,南澳总兵蓝廷珍来台平乱,担任幕僚的蓝鼎元亦建议虎尾溪以上至淡水、大鸡笼,宜设新县管辖,以免因地方辽阔,汛防兵力单薄而无法维持治安。这些意见受到黄叔璥的重视与采纳。雍正元年,诸罗县的半线 (彰化市)分设知县一员,而淡水为海岸要口,增设淡水海防厅,设捕盗同知一员。新设县名为“彰化”,南至虎尾,北至大甲。大甲以北,设“淡水海防厅”。

       黄叔璥在台期间仅短短两年,留给后世的重要历史遗产是他在离台前完成了近九万字的《台海使槎录》一书。他大量搜览明郑时期及清治以来台湾府志、县志等文献,并以实地巡视考查的心得,撰写成此书,以供施政者参考,流传后世,成为重要的台湾文献之一。

黄氏起源

  黄姓为中国古老的姓氏之一,其主根在古黄国(今河南信阳地区潢川县),黄姓起源有三支。

  出自嬴姓。帝舜时代,东夷部落的首领叫伯益,是“帝颛顼之苗裔”,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赐姓嬴氏。传说伯益的后裔有14支,既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赵氏、合称嬴姓十四氏。其中的黄氏大约于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黄国,因被周朝封为子爵,又称黄子国。春秋时期,楚国称霸,只有黄国和随国敢于抗衡。公元前648年,黄被楚灭。亡国后的黄国子孙,以国名为氏,就是黄氏。

  出自金天氏之后。台骀是上古时期少昊金天氏的苗裔,世代为水官之长,颛顼时受封于汾川,后世尊为汾水之神。春秋时,台骀的后人曾建立沈、姒、蓐、黄诸国,后来都被晋国灭掉了。其中黄国公族子孙以国为姓,成为黄姓。

  起源于中国古代南方的蛮族.《新唐书》 中有“邕管(在广西境内)蛮有黄姓。唐黄少卿、少高、少温是也。”其实,此支黄氏乃是黄国遗民的后裔。

更新日期:2024-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