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靖华

简介:许靖华,旅欧国际知名科学家,1929年6月28日生于江苏南京,祖籍安徽歙县许村。瑞士联邦理工大学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地中海科学院、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在地质学、海洋学、地球物理学、环境科学等领域卓有建树。曾任国际沉积学会主席、国际海洋地质学委员会主席、欧洲地球物理学会主席。作为科学家,许靖华先生涉猎广泛。作为作家,他的作品有科普著作、自传、小说,等等,涉及了自然科学、哲学历史、社会人生、东西方文化等诸多方面。除了学术成就外,科普作品也风靡世界。
[展开]

许靖华的个人经历

简介

许靖华(1929年6月28日- ),汉族,祖籍安徽歙县许村,生于江苏南京,著名科学家,地质学家,学者,作家。

生平

1929年6月28日生于江苏南京,常驻瑞士,1944年国立中央大学附属高级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南京大学)地质系,1948年7月毕业并获学士学位。同年赴美留学,1950年在俄亥俄州立大学获硕士学位,1953年在洛杉矶加州大学获博士学位。1954年入美国壳牌石油公司从事研究工作,1963年到1967年在纽约州立大学和加州大学任教。1967年起移居瑞士,任教于瑞士联邦理工大学,先后担任该校地球科学院院长、地质研究所所长。

曾任国际沉积学会主席、国际海洋地质学委员会主席、欧洲地球物理协会首任会长。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地中海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84年获世界地学界最高荣誉Twenhofel乌拉斯坦勋章。并曾获国际地质学界的另外两个荣誉:英国地质学会授予的最高荣誉Wollaston沃拉斯顿奖章(1984)和美国地质学会授予的Penrose彭罗斯奖章(2001)。2002年获南京大学世纪校友学术成就金质奖章。

他过去各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中国、美国和欧洲度过。在科学生涯到到顶峰的时期,许靖华先生希望回到祖国做一些工作。2004年10月11日,受聘为南京大学高级讲座教授,开设《现代科学发展史》公共课。

许靖华

2007年9月11日,河南大学环境与健康工程研究中心成立,由许靖华任中心主任,秦明周任中心执行主任.许院士表示将积极促成英国牛津大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参与共同组建中心工作。

2008年,许靖华成为河南大学环境地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2009年开始招收"地表化学元素迁移与人体健康"方向博士生。

学术成就

对沉积学、大地构造学有深入研究和创新成果。

1970年他提出了"地中海原来是一片荒漠"的惊人发现,八十年代他又抛出彗星撞击地球引起恐龙大灭绝的理论,一时轰动国际学术界。

1986年,许靖华在《大灭绝》一书中提出地球演进史的“灾变说”,反驳达尔文的进化论主张。他认为恐龙及其同时期的动植物大规模灭绝的原因是彗星撞击地球,天降酸雨等多种灾变导致环境变化造成的。他不仅认为进化论在科学上没有根据,而且说它结合了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为19世纪资本主义血腥扩张提供了所谓依据,并进一步演化成强大者压迫弱小者天经地义的理论。为此,他曾多次在剑桥、芝加哥、苏黎世等地和生物学家辩论,因此赢得了打遍天下的“许旋风”、“许大侠”之称。而《大灭绝》一书曾被一位英国诺贝尔奖得主列为最能影响人类文明的书籍之一。

主要 科普作品:

《大灭绝——寻找一个消失的年代》 (任克译)

《古海荒漠——科学史上大发现》 (朱文焕译)

《搏击沧海——地学革命风云录》(何起祥译)

自传 《孤独与追寻——我的青年时代》 (唐清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9月出版)

应用成果

在金属资源、石油资源和水资源等领域有多项重要的应用成果。

其他研究成果

他研究中国传统医学,曾经在英国剑桥大学做《寻求一种共通的语言,现代物理学与传统中医的共同性》(In Search of a Common Language)的演讲。

研究人生哲学,曾经在中国南京大学“世界著名科学家论坛”做《人生为何:从老子、朱熹到薛定谔、费曼、曼德尔布洛特》(What is Life)的演说。

研究音乐,著有《莫扎特之死》。和他的二儿子安德鲁共同完成了一些研究音乐的分形几何的文章。

此外,他还曾有其他许多的涉足,比如参与奥运会绿化工程的设计,发表中国航空历史的文章。

家庭情况

许靖华的母亲是一位传统的中国女性。父亲许心武曾任国民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河南大学校长。 夫人苏珊·米兰(Susan Milan),音乐家。大女儿伊丽莎白,中医史学家。大儿子马丁,建筑师。 二儿子安德鲁,音乐家。小儿子彼得,律师。

更新日期:2024-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