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发韧

简介: 戚发韧,男,院士,1933年4月出生。空间技术专家,神舟号飞船总设计师。辽宁省复县人后迁到大连市金州区,金州高中毕业。1957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飞机系,分配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工作。1967年调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从事卫星和飞船的研制,曾任研究院副院长、院长,同时担任过多个卫星型号和飞船的总设计师。现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技术顾问,兼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第九、第十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会委员。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展开]

戚发韧的个人经历

成就及荣誉

在主持东方红一号{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研制工作时,提出完整的地面实验方案,为保证发射做出贡献。在主持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研制工作时,提出并建立了卫星可靠性规范,为提高卫星可靠性做出了有益的工作。在主持“东方红三号”第二代通信广播卫星时采用平台和模块化设计原则和多项新技术,不仅使中国卫星可靠性上了一个新台阶,并为后续卫星研制提供了一个技术成熟的公用平台。在主持“神舟”号飞船时制定了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总体方案,“神舟”五号飞船完成了中国首次载人飞行。作为总设计师在解决卫星和飞船研制过程中的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上发挥了指导和决策作用,作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二次、一等奖、三等奖各一次,航空航天部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获中国工程科技奖,2003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进步奖的技术科学奖。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生平

“我是中国人”,爱国激情促使他结缘航空航天    1933年,戚发轫出生在辽宁瓦房店市的一个农民家庭。5岁时跟随家人迁往辽宁大连。当时的中国,挣扎在侵略者的铁蹄下。日本人在占领区强制推行“奴化教育”,学生上课必须学习日语,对话也要使用日语。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幼小的戚发轫对于自己的国籍都是模糊的。  1945年,苏联红军解放了大连。在戚发轫的第一堂中学课上,老师告诉他们:我们的祖国叫中国,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有4万万同胞,我们有长江、黄河、长城、泰山……“中国!中国!”戚发轫满含热泪喃喃地念着,他仿佛一下子明白了很多事。放了学,他飞跑回家,对着爹娘大喊:“我是中国人!”。从此,这一理念如钢浇铁铸般注入他的信念、理想和灵魂。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距大连不远的丹东、沈阳都遭到了敌军的轰炸。大连由于拥有强大空军的苏联红军驻扎在此,得以幸免。那时,正在读高中的戚发轫经常去码头帮忙运送从朝鲜战场下来的伤员,这些伤员大部分都是因遭到美国飞机的轰炸而缺胳膊缺腿,惨不忍睹。触目惊心的场面让戚发轫强烈地感到:“以前的中国不强大,被日本占领,变成亡国奴。那么有了国家,国家不强大,仍然受人家欺负”。当时他就下了决心“以后一定要造飞机,使中国强大起来不再受欺负”。  两年后,机会来了。1952年大学统一招生,19岁的戚发轫报考了清华大学航空系(实为北京航空学院,在清华大学内授课)。“我这一生一共就填报过这一次志愿,三个志愿选项都填报的航空专业。”1957年,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了。这是新中国第一个为研制导弹、火箭而专门成立的研究院。研究院成立初期,人才奇缺。“当时没有学导弹专业的人,只能找学航空的人。”刚刚毕业的戚发轫服从国家分配,转入导弹研究,正式踏入航天领域。  面对困难和压力,他认识到“一切只能靠自己”    刚刚分配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戚发轫,虽说是来搞导弹研究,却从来没见过导弹。“我们是搞导弹的单位,但很少有人见过导弹。”在百十人的导弹骨干队伍里只有一个人见过导弹、研究过导弹,这就是今天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第一任院长钱学森。  钱学森成了这群年轻的大学生的老师,“食堂就是教室,一本他自己编写的《导弹概论》就是我们的教材”。中国的导弹事业就这样从一穷二白开始了。  1958年,研究导弹的年轻人获得了一个难得的机会,他们可以到莫斯科茹可夫斯基航空军事工程学院学习。为了能够学习到苏联的导弹技术,戚发轫用几个月的时间补习俄文。苏联人不接受军人到军事学院学习,戚发轫他们只好脱下军装,重新穿上平日都不会碰的西装。等他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赴苏学习的名单也下来了,十几个人都在名单上,却唯独没有戚发轫。  “因为我是学总体的,这是导弹研究的最核心技术,其他搞强度的、搞工艺的、搞材料的、搞气动的都可以去,只有搞总体技术的人不能去――怕我们中国人获取核心科技。”  “当时感觉很委屈、很窝囊”,戚发轫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时说。由于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撤走了在中国的专家。这对百废待兴的中国导弹事业来说,打击是很大的。“相当于釜底抽薪”。  在巨大的压力面前,戚发轫等没有退缩。“u2018自力更生u2019的航天精神就从那时候开始――靠别人靠不了啊,一切只能靠自己。”他说。

经历无数成功,却呼唤“宽容失败”    1968年,作为中国“航天十八勇士”中的一员,戚发轫担当重任,成为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技术负责人,那年他才35岁。然而,登天的路却有想象不到的艰难。  中国的航天事业,是在戚发轫这一批年轻人摸索中发展起来的。每走一步都意味着无数艰辛的付出。当时的条件十分艰苦,就连试验条件也简陋至极。“东方红一号”的四根3米长的天线,是收缩式的,上天后要靠自旋甩开,轻了甩不开,重了又会甩出去,地面试验既需要一定的场地又很危险。戚发轫他们只有在一个破库房里进行试验。身手矫健爬上房梁,骑在上面观察。戚发轫和别的同事则拿块包装箱盖子挡着自己,从木头的裂缝里往外观察,一边躲闪一边记录。  为了搞卫星研究,他和团队的同事们一起昼夜兼程。因为长期奋战,他劳累过度昏厥过去,醒来后休息一下又开始了攻关;阑尾炎穿孔,疼痛无比,他努力忍住也不下“火线”。1970年4月24日9时35分,“长征一号”载着“东方红一号”直上云霄,中国人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啦。直到今天,戚发轫对这个日子还是记得清清楚楚。因为“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写下了中国航天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辉煌,它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宇宙空间,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自行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此后,戚发轫先后担任“东方红二号”卫星,“东方红三号”卫星和“神舟”系列飞船中前五个的总设计师。  但是,除了这些成功,留给戚发轫印象更深的是曾经的失败:“当你第一次遇到失败的时候,你自己都不能宽恕自己”。戚发轫遇到的第一次挫折发生在1962年。那一年,完全由中国人自己研制的第一颗导弹“东风二号”发射失败。当时苏联专家走了,年轻的导弹研究团队缺乏经验。“到酒泉基地发射,亲眼看着它落到底下u2018摔死u2019,爆炸了”,时隔这么多年,戚发轫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表情看上去仍然有些痛心。  “那个时候我们的心里压力特别大,我们觉得国家花了那么多钱,同志们花了那么多心血,第一次就失败了,无地自容啊,都不能原谅自己。”  一位叫王炳章的领导的一席话让戚发轫和同事们重新鼓起了“战斗”的勇气:“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们不要气馁,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再干”。这句话,在那时,对戚发轫和他的团队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此后,他们埋头苦干了两年,1964年,“东风二号”终于发射成功。  “对于前期的工作、一些基础的、研发的工作,是应该允许失败的,要宽容,否则怎么叫创新呢?要想创新就得宽容失败,这就是我的认识。”戚发轫说。  他之所以这么说,因为他对于自己和同行们面临的压力有着清醒的认识。他清楚,成功的激情只归属于民众,中国航天承载的一切,让航天人除了理性之外再加无数个理性,努力地追求不失败。  “目前世界上最好的火箭和卫星的可靠性也就是0.97,就是发射100次就应该或者允许有三四次失败。但是现在我们中国有一个非常高的要求,也是希望,希望你不要失败,一定要成功”,戚发轫们的压力可想而知。  就是在这样的压力下,戚发轫们缔造了我国航空航天事业一个又一个辉煌。

“如果再一次面对抉择,我还是会选择国家”    1992年,时任神舟飞船总设计师的戚发轫遭遇一个艰难时刻,“神舟二号”飞船正处在攻坚的重要阶段,不幸的是,他的夫人被确诊为肺癌晚期,医生预测只有三个月到半年的生命。尽管如此,他还是选择了工作至上,白天搞科研,晚上加班工作。戚发轫几乎没有时间去陪伴老伴,这个任务交给了女儿,就连“陪老伴吃晚饭”的诺言也没能兑现。  就在“神舟二号”即将发射时,老伴高烧起来。医生说:“在这种情况下,你作为一个丈夫,你还能走啊?”戚发轫听后心里也很难受。“但是,家大国更大,这个任务需要我去”。他的老伴理解他的难处。她说:“你走吧,这里还有医生,还有女儿。”戚发轫忍痛离开老伴,到发射现场执行任务去了。  让他稍稍宽慰的是,“神舟二号”发射成功啦。他觉得这是对夫人的一个安慰,因为老伴曾说过,她愿意看到中国的航天人进入太空。但是,当戚发轫作为总设计师的“神舟五号”载着我国的航天员进入太空时,他老伴已经不在了。这也成了戚发轫一生的遗憾。  类似的事情在航天人中间很普遍,搞航天的人没有选择离开岗位的自由,有的是更好地为祖国在航空航天领域里奋发图强的动力。戚发轫说:“我没后悔过,我觉得能够参加这么一项伟大的事业是很自豪的事情。干事业总会有牺牲。航天事业的发展,需要我们这一代人,需要好几代人去支撑。如果再有一次这样的抉择,我还是会优先选择服务国家。”  “神舟五号”:天与地的对话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神舟五号”满载着中华民族的飞天梦,呼啸着飞向太空。戚发轫久久地伫立着,极目苍穹,心随“神舟”飞。  火箭飞行9分36秒,船箭分离。  飞船进入预定轨道,调整运行姿态,对准地球,展开太阳帆板,完成对太阳的跟踪定向。  电源分系统通过供配电和电缆网开始向全船供电。  飞船第一次横向调姿90度,1分钟后,轨道舱与飞船成功分离。  飞船第二次调姿成制动点火姿态。  推进舱制动火箭点火,迫使飞船减速并改变运行轨道,飞向地球。  83秒后,制动火箭关机。推进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  返回舱以每秒7.5千米的速度返回大气层。  距地面80千米时,舱外腾起烈焰,迎风面温度高达1600摄氏度以上,舱内温暖如春。  距地面10千米,启动一系列开伞动作,飞船减速。  距地面1米,着陆反推发动机点火,返回舱成功软着陆。  当遨游太空14圈的杨利伟从飞船返回舱里走出来,微笑着站在晨曦微露的草原上时,白发苍苍的戚发轫热泪盈眶,露出了老伴去世以来最欣慰的笑。  “神舟五号”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也是继“两弹一星”之后,中国航天史上竖起的又一座辉煌里程碑。  航天事业使他青春焕发,他对未来的”神舟“充满着希望:实现航天员舱外活动,突破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研制空间试验室,建立中国的空间站……  “青年是航天事业的希望”    如今的戚发轫虽然已经不再担任神舟系列新的飞船的总设计师,但他仍然时刻关注着中国的航天事业的发展。在他看来,青年是航天事业的希望。要多给年轻人创造成才的环境,青年人不在位置上,担子不放在肩上,出不了人才。  他开玩笑说:“我就成u201880后u2019(年满80岁)了,现在是u201870后u2019(70多岁)。现在的年轻人只要需要我,我肯定是一呼即到。当他们不需要的时候,我绝对不去干扰他们,我觉得他们已经干得很好了。”  “中国的航天事业需要年轻人”,为了让年轻人尽快接班挑大梁,能把航天事业这个接力棒更好地传下去,戚发轫挨个找老同志、老专家做工作。他情真意切地说:“咱们辛辛苦苦干了一辈子,都六、七十岁了,为了事业,该让年轻人接班啦,如果不放心,我们还可以帮他们一阵子。”  作为一个为中国航天事业奋斗一辈子的全国政协委员,戚发轫的提案也始终与航天有关。今年,他的提案是设立国家航天博物馆,用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作为载体,宣传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为核心的航天精神,从而影响和激励更多的中国人。?

戚发韧

更新日期:2024-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