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硕智亲王

简介:和硕智亲王,大清亲王爵位。嘉庆十八年(1813年),清仁宗嘉庆帝颙琰次子绵宁(后改名旻宁)被封为和硕智亲王。即后来的道光帝(1782年9月16日-1850年2月25日),原名绵宁,即位后改为旻宁,嘉庆帝次子,生母为孝淑睿皇后喜塔拉氏,是清兵入关后的第六个皇帝。也是清朝唯一以嫡长子身分继承皇位的皇帝。
[展开]

和硕智亲王的个人经历

简介

道光皇帝原名绵宁,他从小即十分聪明,据说是乾隆帝最疼爱的孙子。嘉庆十八年(1813年),因天理教癸酉之变,取出宫中禁用的鸟铳,连杀二敌的英勇表现,封为“智亲王”。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嘉庆帝卒,绵宁继位,因为担心绵字老百姓不容易避讳,所以改名旻宁,定年号为道光。即位时正值鸦片泛滥,道光帝为挽救国家财政危机,也主张禁烟,多次下诏禁鸦片进口,禁止自种自制。之后鸦片战争爆发,由于道光帝战守无策,时和时战,清朝战败于英国,并与英人签订近代首条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及开放五口通商。

道光帝一生俭朴,所穿龙袍甚至是宫内旧料所制,“衣非三浣不易。宫中用款,岁不逾二十万,内务府掌司各官,皆有u2018臣朔饥欲死u2019状。颂之者谓其俭德实三代下第一人,虽汉文帝宋仁宗亦不能及。”满朝文武亦因此投其所好,所穿朝服故意打上补丁,以示清廉。曹振镛是道光帝第一重臣,奉行“多磕头,少说话”哲学。大臣所上奏章也“语多吉祥,凶灾不敢入告”。继起的穆彰阿,人称“在位二十年,亦爱才,亦不大贪,惟性巧佞,以欺罔蒙蔽为务”。甚至鸦片战争时,前方将帅还不断谎报战功,“战败后的广州,并没有像通常那样死气沉沉,而是上上下下都喜气洋洋地互贺升迁”,指挥官“靖逆将军”奕山竟被钦命“交部优叙”,赏白玉翎管。礼部右侍郎曾国藩批评道光时代:“九卿无一人陈时政之得失,司道无一折言地方之利病,相率缄默。”“以畏葸为慎,以柔靡为恭。”,“京官之办事通病有二:曰退缩、曰琐屑。外官之办事通病有二:曰敷衍、曰颟顸。”乃至太平天国兵起,地方官仍互相隐讳,不敢上报。道光朝稍可称善的政绩是用陶澍改革盐法,革除了垄断商贩的束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在位三十年,终年68岁,葬于慕陵(今河北省易县西)。

封王

嘉庆十八年九月十五日一大早,天理教首领林清率200多教众,在宫中太监的内应下,由东、西华门攻打紫禁城,其中30教众进入西华门,攻到乾清门前横街的西门隆宗门,一些人试图越墙打进皇帝住的养心殿。这时,旻宁正在上书房读书,闻听前面发生变故,立即命令侍从投入战斗。当他赶到养心殿阶下,发现对面屋顶上有两个人影,立即开枪射击,将他们击毙。激战进行到中午,攻进宫中的教众因寡不敌众,全部捕获或击毙。

和硕智亲王

正由承德避暑山庄回北京路上的嘉庆帝,闻讯极为震惊,当得知儿子已率众平息了暴动,深为感动,当即封旻宁为“”,并下定决心,确定旻宁为皇位继承人。并赐给旻宁这枚金光璀璨的和硕智亲王金印。与金印同时赏赐给旻宁的还有和硕智亲王金册。和硕智亲王中的字,就表现出了嘉庆对机警勇敢的旻宁的赞赏。

继位风波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十八日,嘉庆帝到热河秋狝,命皇次子智亲王旻宁、皇四子瑞亲王绵忻随驾。这年他六十一岁,“身体丰腴,精神强固”。二十四日,到达热河行宫,“圣躬不豫”。当天,嘉庆帝到城隍庙拈香,又到永佑宫行礼,二十五日,病情严重,当夜崩逝暴死,死因不明。嘉庆帝死亡的原因可能是年逾花甲,身体肥胖,天气暑热,旅途劳顿,诱发脑、心血管病而猝死。

祖制家法

嘉庆帝在热河避暑山庄病逝后,本应立即派大臣急驰北京,到乾清宫取下正大光明匾后的秘密立储敕书,但是,当时并没有这样做。据包世臣所撰《戴公(均元)墓碑》文记载当时情状,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春,戴均元拜文渊阁大学士,晋太子少保,管理刑部。七月,戴均元和托津等随从嘉庆帝到热河秋狝,“甫驻跸,圣躬骤有疾,不豫。变出仓猝,从官多皇遽失措”。戴均元和托津督促内臣翻检皇帝遗物,最后在道光皇帝近侍身边的“小金盒”里找到了传位诏书,匣没有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之后,开启时也没有储君等在场,这是违背清室家法的,有的学者认为“u2018匣u2019随嘉庆带往避暑山庄的记载,实难征信。”此为历史疑云之一。

宗室建议

总管内务府大臣禧恩,建议由旻宁继位。《清史稿.宗室禧恩传》记载:“仁宗崩于热河避暑山庄,事出仓猝,禧恩以内廷扈从,建议宣宗有定乱勋,当继位。枢臣托津、戴均元等犹豫。禧恩抗论,众不能夺。会得秘匮朱谕,乃偕诸臣。奉宣宗即位。”禧恩建议旻宁继位表明:嘉庆生前并未就嗣之事在大臣中公布,禧恩建议时也未公启匣,否则,托津、戴均元等就不会“犹豫”而不表态。所谓“公启匣,宣示御书”之说,存在矛盾,大可存疑。禧恩只是内务府大臣,按“家法”他没有资格“建议旻宁继位”。可是他又为什么违背“家法”而这样“建议”?此为历史疑云之二。

太后懿旨

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她在北京皇宫惊悉嘉庆崩于热河行宫噩耗时,便发出懿旨:

“今哀遘升遐,嗣位尤为重大。皇次子智亲王,仁孝聪睿,英武端醇,现随行在,自当上膺付托,抚驭黎元。但恐仓猝之中,大行皇帝未及明谕,而皇次子秉性谦冲,素所深知。为此特降懿旨,传谕留京王大臣,驰寄皇次子,即正尊位。以慰大行皇帝在天之灵,以顺天下臣民之望。”

这个懿旨,对于旻宁嗣位,关系极为重要。旻宁在热河接奉懿旨时,伏地叩头,感激不尽!也是因为这个做法,让母子二人后来的感情更加亲近,后来所有正史只记载了避暑山庄公启匣之事。道光复奏皇太后文曰:“子臣(旻宁)跪奏:本月二十五日,皇父圣躬不豫,至戌刻大渐……维时御前大臣、军机大臣、内务府大臣,恭启匣,有皇父御书:嘉庆四年四月初十日卯初,立皇太子(旻宁)朱谕一纸。该大臣等,合词请遵大行皇帝成命,以宗社为重,继承大统。子臣逊让,至再至三。该大臣等,固请不已。本日(二十九日),恭奉懿旨,子臣即正尊位。皇父、皇母,恩慈深厚,子臣伏地叩头,感悚不能言谕……谨将匣所藏皇父朱谕,恭呈懿览,谨缮折复奏,恭谢慈恩。七月二十九日。”当年康熙继位,是孝庄太后的意思,但孝庄太后是用顺治遗诏名义宣布的,而不是用皇太后“懿旨”的名义。孝和皇太后指令旻宁继位虽被后世称颂为无私之举,但这在当时是违背“祖制”、“家法”的,况且太后如何能肯定嘉庆指定的皇位继承人是旻宁?如果懿旨同遗诏发生矛盾怎么办?此为历史疑云之三。

亲王金印

和硕智亲王金印印台近正方形,底面11.3×11.5厘米,台高3.6厘米,纽长17.5厘米。形象为龙首、龟身(尾爪均为龙)的赑屃(音同必系)为钮。赑屃是龙生九子之一,好负重,故遣之负碑。印面为阴刻篆书阳文,一半为汉文,一半为满文,共12字,字体首尾开叉,别具一格。

金质铸造,成色60%,重量9925克。聂恳作纽,半卧立,龟背边饰连续雷纹,中六棱形,抬头,张嘴露齿,卷舌,双目圆睁,独角,龙须伸曲,龙尾上翘,微曲,颈、腿、尾上凿满小三角印,四足四爪。

家族成员

后妃

孝穆成皇后钮祜禄氏1781---1808

孝慎成皇后佟佳氏1790---1833

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生咸丰帝1808---1840

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1812---1855

庄顺皇贵妃乌雅氏1822---1866

彤贵妃舒穆鲁氏1817---1875

·佳贵妃郭佳氏1816---1890

·成贵妃钮祜禄氏1813---1888

·和妃纳喇氏,?-1836

祥妃钮祜禄氏初事宣宗,为贵人1808----1861

·常妃赫舍里氏,初为贵人,历咸丰、同治二朝累晋封为常妃。咸丰十年(1860),当英法联军侵入时居圆明园,惊吓而卒。

·珍嫔(1804-1829)赫舍里氏,满洲镶蓝旗,生于嘉庆九年十一月十五日,父容海,曾任广东按察司按察使,母伊尔根觉罗氏

·恬嫔富察氏,道光二年(1822)十一月封恬嫔,道光二十五年(1845)卒。

·顺嫔失其氏,初为常在,历咸丰、同治二朝累晋封为顺嫔。同治七年(1868)卒。

·豫嫔尚佳氏(1816---1897),初为贵人,道光时期降为答应,咸丰时尊为皇考常在,同治十一年(1872)二月晋尊为皇祖豫嫔,光绪年间卒。

·恒嫔蔡佳氏,初为贵人,道光时期降为答应,同治十一年(1872)二月晋尊为恒嫔,光绪二年(1876)卒

·平贵人赵氏,初入侍宣宗潜邸为格格

·定贵人孙氏,初入侍宣宗潜邸为格格

·李贵人李氏(1827---1872),内务府六库郎中善保女

那贵人那氏(1825---1865),正白旗托永武管领下,原蓝翎长那俊之女

·蔓常在姓氏未知

睦答应姓氏未知满洲正黄旗,十月二十八生

官女子一位

官女子姓氏未知

子女

·皇长子爱新觉罗·奕纬(1808-1831)隐志郡王母和妃那拉氏,时为旻宁藩邸使女。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四月二十一日奕纬生,卒于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四月十二日。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正月,嘉庆帝封其为多罗贝勒,道光帝登基后降居皇子位。道光十一年四月卒,享年25岁,谥“隐志”。咸丰即位后,又追封多罗郡王。

·皇次子爱新觉罗·奕纲(1826-1827)顺和郡王,幼殇母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时为静嫔。

·皇三子爱新觉罗·奕继(1829-1829)慧质郡王,幼殇母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时为静妃。

·爱新觉罗·奕詝(1831-1861),道光皇帝继位人,母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时为全贵妃,不予赘述。

·皇五子爱新觉罗·奕誴过继给惇恪亲王绵恺,为惇勤亲王,母祥妃钮祜禄氏,道光十一年(1831)六月十五生(1831.6.15-1889.1.19),道光二十六年(1846)正月过继惇恪亲王绵恺为嗣,降袭为多罗惇郡王,咸丰十年(1860)正月晋封和硕惇亲王,光绪十五年(1889)正月十九卒,年59岁,卒后谥“勤”。

·皇六子爱新觉罗·奕訢(1833-1898)恭忠亲王母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时为静妃。文宗继位奉宣宗遗照封奕訢为和硕恭亲王。光绪二十年任总理衙门大臣,并总理海军,会办军务,内廷行走。光绪二十四年薨,年66岁,谥曰“忠”。

·皇七子爱新觉罗·奕譞(1840-1891)醇贤亲王,光绪帝生父,母庄顺皇贵妃乌雅氏,时为琳贵人。文宗即为封醇郡王,年十岁。同治十一年晋封和硕亲王。光绪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卒,年52,谥“贤”。

·皇八子爱新觉罗·奕詥(1844-1868)钟端郡王母庄顺皇贵妃乌雅氏,时为琳妃。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正月二十六日至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十一月初四,寿命:25岁,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正月咸丰帝即位,封为多罗钟郡王,卒后谥“端”。无子,以恭忠亲王奕子载滢为后,袭贝勒。坐事夺爵归宗。又以醇贤亲王奕譞子载涛为后,袭贝勒,加郡王衔。

·皇九子爱新觉罗·奕譓(1845-1877)孚敬郡王母庄顺皇贵妃乌雅氏,时为琳妃。生卒时间: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十月十六日至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二月初八;寿命:33岁。宣宗第九子。文宗即位,封郡王。穆宗即位,命免宴见叩拜、奏事书名。同治三年,分府,仍在内廷行走,命管乐部。十一年,授内大臣,加亲王衔。德宗即位,复命免宴见叩拜、奏事书名。光绪三年二月,薨,谥曰。无子,以愉恪郡王允禑四世孙奕栋子载沛为后,袭贝勒。卒,又以奕瞻子载澍为后,袭贝勒,坐事夺爵归宗;又以贝勒载瀛子溥伒为后,封贝子。

·皇长女端悯固伦公主(1813.7.3—1819.10.20)其母为孝慎成皇后佟佳氏,时为嫡福晋,生于嘉庆十八年(1813)七月初三,嘉庆二十四年(1819)十月二十日,年仅7岁,追封为郡主,葬许家峪园寝,嘉庆二十五年(1820)九月追封为端悯固伦公主。

·皇二女(1825.1.13—1825.7.14)其母为祥妃钮枯禄氏,时为祥嫔,生于道光五年(1825)正月十三,七月十四日即殇,未封,无名。

·皇三女端顺固伦公主(1825.2.20—1835.11.8)其母为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时为全妃,生于道光五年(1825)二月二十,道光十五年(1835)十一月初八殇,年11岁,葬陈家门园寝,追封为端顺固伦公主。

·皇四女寿安固伦公主(1826.4.6一1860.3.3)其母为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时为全贵妃,生于道光六年(1826)四月初六,道光二十一年(1841)指配德穆楚克札布,16岁,不久封为寿安固伦公主,十月初三日下嫁。咸丰十年(1860)闰三月初三日卒,年35岁,葬京师郊外园寝。同治元年(1862)三月额附请移葬藩部,不许。

德穆楚克札布(一1865),奈曼部郡王阿完都瓦第札布之子。道光二十三年(1843)三月赐用紫缰,道光二十八年(1848)九月袭封奈曼部札萨克郡王,道光三十年(1850)十一月授御前大臣,咸丰元年(1851)三月赐用黄缰,十月授蒙古都统。咸丰十年(1860)赐用亲王补服,同治四年(1865)正月乞病归藩,六月卒,晋赡亲王,赐祭葬如亲王例。生子女八人。

公主在宣宗的女儿中排序第四,她的三个姐姐都相继夭亡,于是她就成了道光皇帝真正意义上的长女,因此道光对她比较宠爱,她的地位也极其尊崇。这从道光十九年发的一道上谕可见一斑。道光十九年命军机大臣等,传谕乾清宫内殿、圆明园总管太监等知之:“嗣后无论官私大小事务,有应启知皇后者,除本宫、四阿哥、四公主事务外,其余俱著先行奏闻,皇后遇有交派事件,亦著俱奏,侯旨施行。”这道上谕中所说的四阿哥即后来的咸丰皇帝,四公主即寿安固伦公主,可见寿安固伦公主在乃父心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四公主精通箭术。

·皇五女寿臧和硕公主(1829.10.19—1856.7.9)其母为祥妃钮祜禄氏,生于道光九年(1829)十月十九,道光二十一年(1841)封为寿臧和硕公主,道光二十二年(1842)指配恩祟,年14岁,十二月初三日下嫁,咸丰六年(1856)七月初九卒,年28岁。恩崇(一1864),初名思醇。咸丰七年(1857)正月荐授满洲副都统,寻兼内务府总管,十一年(1861)避穆宗载淳讳改为恩祟,同治元年(1862)四月免去内务府总管职,二年(1863)五月署汉军副都统,三年(1864)再兼署内务府总管,不久即卒,无嗣,以从子为嗣。

·皇六女寿恩固伦公主(1830.12.7—1859.4.13)其母为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持氏,时为静妃,生于道光十年(1830)十二月初七,二十四年(1844)二月封为寿恩固伦公主,指配景寿,道光二十五年(1845)四月下嫁,咸丰九年(1859)四月十三卒,年30岁。

额驸景寿(一1889),富察氏,一等公工部尚书博启图之子,道光二十四年(1844)赐头品顶戴,在上书房读书,后袭封一等诚嘉毅勇公,咸丰五年(1855)七月授蒙古都统,六年(1856)正月授御前大臣,赐用紫缰,寻授领侍卫内大臣,十年(1860)八月扈驾热河,十一年(1861)七月与怡亲王载垣等为赞襄政务大臣之一,十月削职,仍留公爵及额驸品级,同治元年(1862)二月任蒙古都统,三月授御前大臣,三年(1864)七月仍赐紫缰,十月授领侍卫内大臣,十三年(1874)十二月命管神机营事务,光绪十五年(1889)六月卒,谥端勤。

·皇七女(1840.7.2——1844.12.20)其母为彤贵妃舒穆鲁氏,生于道光二十年(1840)七月初二,道光二十四年(1844)十二月二十殇,年仅5岁。未命名。

·皇八女寿禧和硕公主(1841.11.26—1866.8.2)其母为彤贵妃舒穆鲁氏,生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十一月二十六,咸丰五年(1855)十一月封为寿禧和硕公主,指配札拉丰阿,同治二年(1863)十月下嫁,同治五年(1866)八月初二日卒,年26岁。

扎拉丰阿(一1898),钮祜禄氏,父熙拉布,官至副都统,扎拉丰阿初名瑞林,指婚后赐令改名,字鹤汀。初充御前侍卫,同治十二年(1873)正月授汉军副都统、荐官至护军统领,光绪十四年(1888)十一月累迁都统,管神机营事务,十五年(1889)正月赐朝马,十月赐用紫缰,二十年(1894)正月赐用固伦额驸补服,二十四年(1898)五月卒。

·皇九女寿庄固伦公主(1842.2.13——1884.2.14)其母为庄顺皇贵妃乌雅氏,时为琳嫔,生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二月十三,咸丰五年(1855)十一月封为寿庄和硕公主,指配德徽,同治二年(1863)十一月下嫁,光绪七年(1881)十月晋封为寿庄固伦公主,光绪十年(1884)二月十四卒,年43岁。

德徽(?—1865)博罗持氏,父裕恒,世袭诚勇公。德徽曾授散秩大臣,同治四年(1865)正月卒,无子,以从子为嗣。

·皇十女(1844.3.17—1845.1.20)其母为彤贵妃舒穆鲁氏,生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三月十七,次年(1845)正月二十殇,未封,无名。

相关事件

道光十四年(1834年)-律劳卑事件

道光十九年(1839年)-林则徐查禁鸦片

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南京条约

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是封建的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的转折点。

更新日期:2024-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