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克俊

简介: 徐克俊, 男,1943年出生,武汉市武昌区喻家湖人,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高级工程师。曾参加我国洲际运载火箭、人造卫星和导弹的发射,参与组织指挥我国洲际运载火箭、人造地球卫星、导弹的研制、定型飞行和“神舟”号飞船发射等国家级试验100余次,获部级科技成果奖10项。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总设计师、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原副总工程师、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质量控制组顾问,他设计的“三垂一远”发射模式,让长期以来处于从属地位的发射系统,成为与飞船、火箭并列的系统。少将军衔。
[展开]

徐克俊的个人经历

简介

徐克俊老家在武昌余家湖边,曾就读积玉桥小学、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1967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次年赴地处大漠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一干就是40春秋。由他设计的“三垂一远”发射模式,让长期以来处于从属地位的发射系统,成为与飞船、火箭并列的系统。从“神一”到“神七”,他全程参与发射准备。

航空之路

青年时代

年轻时候的徐克俊就不那么浪漫,1967年9月,徐克俊从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毕业,1968年来到了地处巴丹吉林大漠深处的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那时初创不久的发射中心,举目四望视线所及是茫茫无际的巴丹吉林沙漠,面对洪荒,他居然从来未曾彷徨和动摇过。他庆幸自己来到了这个中国组建最早、任务最重、技术最先进,承担中国航天发射史上历次重大试验首飞任务的航天基地,他被分配到第一试验部,从事导弹、卫星的发射试验工作,从此便走向了轰轰烈烈的中国航天事业!

军营

第一次走进军营,徐克俊穿上军装还带着一股子学生气,对什么都要较个牛劲。

去航天产品研究院和生产工厂跟踪产品研制,产品进场发射,都成了他学习的极好机会,虚心向设计专家学习,搜集资料。他对自己要求很严,别人弄个八分懂,他却要举一反三,把设备原理“玩透”。他对待什么都很仔细,就连人家打印过的一些试验数据资料,也不放过。

在别人眼里,那只是一些枯燥的数字。但在徐克俊眼里,那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结晶!他一边计算,一边对照,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后来发现一个设计参数与计算结果不符,就找产品设计专家问个究竟。他这一问不要紧,原来是一个参数换算时弄错了,大家都没有发现那个隐藏在“数据海洋”里的设计误差!

障碍

由于多年的辛劳,徐克俊的脸被大漠骄阳烤黑了,背也过早地驼了,不过,在为质量发生争执的时候,他向前探出的上身很自然地就有了一种质疑和挑战的态势,在事关航天发射安全的问题上他不管别人是否接受,决不通融,决不含含糊糊。“神舟”一号至四号飞船发射期间,他担任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系统总设计师,兼任发射场质量控制组组长。在产品质量把关上,他是出了名的,技术问题上六亲不认,只争一件事:工作正常!大到影响任务进度,小到一个螺丝钉,只要是故障就咬住不放,必须解决!“神舟”一号任务期间,飞船因故障需要开大底。因为故障仪器有备份,加之开飞船大底是一件非常冒险的事,风险极大,许多人都持反对意见。但他仍然坚持要开。最后还是冒着极大的风险开飞船大底解决了故障,保证了发射的成功。在经历的上百次航天发射中,他找出并参与排除了数十次重大故障隐患,解决了许许多多技术难题,为一次次试验的成功扫清了障碍,为中国航天发射试验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场总设计师,发射场质量控制组组长,他就是设在发射场的一道“质量关卡”,什么问题都逃不过他的眼睛,真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大家有口皆碑,许多研制试验的总设计师和老专家们不得不佩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院士提起徐克俊,总是竖起大拇指:查找故障,老徐行!

徐克俊

更新日期:2024-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