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本法师

简介:演本法师(1872~1957年)江苏无锡人,俗姓尤。名雪行,号惜阴。晚号无相山人、八一山人。
[展开]

演本法师的个人经历

演本法师

 

演本法师演本法师(1872~1957年)江苏无锡人,俗姓尤。名雪行,号惜阴。晚号无相山人、八一山人。早岁精研群籍,深入坟典,曾与李叔同(弘一法师)同任上海圣约翰大学国文教授,蜚声学界。后因研究佛法,生欢喜心,遂于杭州虎跑寺归依三宝,号弘如居士。未久在上海主编世界佛教居士林林刊,并撰辑“谭因法味”及“安士全书”阐扬大乘教义,与无锡丁福保齐名。曾游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各地弘法。历任金马仑三宝寺住持、新加坡佛教总会及居士林导师,归依弟子遍及新马。1957年示寂,世寿八十六。著有佛说十二头陀经、金光明经、金刚经妙解、不夜城、鸠摩罗什尊者传、佛法要领、选注不离世间三昧成就世间三昧等。

皈依佛门

演本法师演本法师,俗家姓尤,名雪行,字惜阴,人称雪行居士。他是江苏无锡人,出生于一八七二年(清同治十一年)农历二月初六日。无锡是江南人文荟萃之乡,他生于书香世家,天质俊发,自幼循序就读,光绪二十年之前中了秀才。以后甲午之战,割让台湾;戊戌政变,招致八国联军,以及清廷内政腐败,外患频仍等一连串的事故,社会上的知识分子,受时代风气的影响,多具有革命思想。辛亥革命之前,宣统二、三年间,演本法师在上海民立报任笔政。民立报是于右任创办的报纸,言论重点在揭发清廷无能,鼓吹革命思想,事实上是革命党人的联络机构,演本法师在民立报,也参加了革命的行动。

民国肇建未几,民立报停刊,演本法师以旧友穆藕初之邀,在穆经营的厚生纱厂任监督,后来二人合作开办农场,种植美棉(美国品种的棉花),颇为成功,后来以蝗虫肆虐,无计可施,最后一把火把农场烧掉,种植的棉花与蝗虫同归于尽。他感于杀伤太过,有违天和,自此信了佛教,虔诚忏悔。

他于光绪三十年前后,在上海梵王渡的圣约翰大学任国文教师,以探讨哲理,涉猎佛典而信了佛教。学校当局以教会学校不宜信奉佛教,演本法师不以此项措施为然,乃辞职离校。那时只是初信,到经营农场,焚烧蝗虫后,才虔诚入信。此时他曾在杭州虎跑寺皈依了悟老和尚,取名演本,号弘如。按弘一大师系于一九一八年戊午正月间,在虎跑寺皈依了悟老和尚,法名演音,字弘一。演本法师至一九一八年七月十三日,始依了悟老和尚剃度出家,仍用皈依时的名号。他们二位是同门师兄弟,唯演本法师的皈依是在弘师之前或弘师之后,则不得而知。

演本法师

结交弘一

弘一大师一九二一年,上海佛教界的名流居士聂云台、丁福保、黄涵之、施省之、范古农、朱庆澜、关炯之、李圆净等组织“上海佛教居士林”,演本法师也是发起人之一。居士林成立,发行《居士林林刊》,演本法师任主编,在这段时间内,他编辑了几本初机佛书,如《谭因》、《法味》、《佛教故事浅说》、《了凡四训注释》等,流行甚广,与著佛书甚多的丁福保齐名。

《谭因》这本书,是选自佛经中三十五篇故事语译而成,全书一百五十页,文字很简洁,书后附有《系说》一篇,说明这本书撰写的因缘。文中称,《谭因》一书,系由弘一大师提议,并代他借了大藏经供他参考,才写出来的。而演本法师和弘一大师是何时相识的,据说民国元年,演本法师在上海自立报社工作时,尚未出家的李叔同,由天津到上海,参加革命人士陈英士创办的《太平洋报》,担任文艺编辑,二人在那时就相识了。二人同为杭州虎跑寺了悟老和尚的皈依弟子。后来,叔同出家,演本法师曾到杭州探视。他年长于弘一大师八岁,而对大师十分尊敬,自称弟子。一九二八年,弘一大师初赴闽南,实是以演本法师为增上缘。林子青居士著《弘一大师新谱》一九二八年条有如下记载:

“冬月,旧友尤惜阴与谢国梁二居士,发愿相约赴暹罗弘法,大师访于客寓,忽动远游之念,因同船南行。船到厦门,受到陈敬贤居士招待,并介绍他到南普陀寺去住,认识了性愿老法师及芝峰、大醒师等,留他小住,尤、谢二居士旋乘原船赴暹。”

后来弘一大师撰写《南闽十年之梦影》一书,也记载著这一段赴闽的因缘:

“我第一回到闽南来,是在一九二八年十一月的时候......那时我有一位旧时很要好的朋友,名尤惜阴居士,听说他也在上海,于是我很想去看他一看。有一天的下午,我去看尤惜阴居士了。居士说他要到暹罗国去,于第二天的早上就要动身。我听到之后,登时觉得很欢喜,于是也想和他一同去。”

《新谱》和《梦影》二书,主要是叙述大师赴厦门的经过,并没有说明演本法师赴暹罗的因缘。原来演本法师赴暹罗,并不是和谢国梁两个人去的,而是团体行动。一九二八年冬季,上海佛教人士组织“暹罗佛教考察团”,又名“中华净业团”,由一位心医和尚任团长,团员有幻一法师、庞铭新,及谢国梁与演本法师等,弘一大师是临时加入附团随行的。考察团出发前,为厦门富商陈敬贤居士(南洋侨领陈嘉庚之弟)所闻,电约该团赴厦门一行,故考察团不直接赴香港,而搭乘绕道厦门的轮船,以此因缘,弘一大师才到了厦门,而被留在南普陀寺。

海外弘法

鹿野苑中华寺演本法师随考察团抵达暹罗,就在当地居留下来,在华侨界弘扬净土法门,很受到佛教善信的崇敬。一九三〇年,他在仰光组织“中华佛学研究社”,领导信众,被尊为导师。

与他同赴暹罗的谢国梁居士,浙江天台人,后来回国,一九三〇年在厦门礼转逢和尚为师出家,法名寂云,号瑞幢。翌年,在南京宝华山受具戒,与后来大陆名僧巨赞同戒。受戒后,在陕西终南山结茅潜修。抗日战争期间,携钵入川,住在乐山县,农耕自给。一九五六年,自四川致书巨赞法师,欲往北京参学未果,以后不知所终。

一九三一年,演本法师自暹罗到了新加坡,下榻佛教居士林。这时北京法源寺的德玉和尚南来,欲往印度鹿野苑兴建“中华寺”(侨领李俊承捐资),也驻锡居士林。演本法师以因缘成熟,乃礼德玉和尚为师,剃度出家,仍以演本为名,成为一名六十岁的老沙弥。一九三九年到缅甸受具足戒,然后赴印度朝礼圣迹,曾北至大雪山,也到过鹿野苑中华寺。之后,到马来西亚的槟榔屿,受皈依弟子谢莲塘的供养,闭关潜修密宗,得其法要。出关后提倡显密圆修、知行合一,即生成佛的法门。这时他出版《法海一滴》上下册,分赠各地信徒。

人物贡献

新加坡居士林一九四五年,新加坡毗卢寺住持雪山法师,在金马仑创建三宝寺,礼请演老出任住持。演老以本道法师为监院,在信众的支持下,建造一所图书馆,命名为“法轮图书馆”,馆中藏书极富,对外开放。在此期间,他经常应请到新加坡讲经弘法,并担任新加坡佛教总会,及佛教居士林导师,连任多年,皈依弟子遍及星、马、泰、菲各地。

演本法师对药用植物颇有研究,在金马仑山上种植中药,为人治病十分灵验,尤以吉祥草治疗痔疮效果显著,为许多人解除痛苦。金马仑地势高亢,海拔五千多呎的,演本法师不能适应,以致罗患风湿症,晚年行动不便,常卧在禅榻上。一九五七年七月二十四日示寂。世寿八十六岁,僧腊二十七夏,戒腊十九夏。二十五日封龛,三十日荼,获各色舍利甚多。

演本法师早年读书时,曾研究周易,探玄寻秘,辨识机微,造诣颇深。民国初年,曾著《东方之宅运新案》四册,《宅运图解》一册,《人间天眼指南宅运撮要》一册,演绎数理、地形、方位、时空人事等错综复杂之关系,颇具卓见。在上海居士林主编林刊时,撰辑《谭因》、《法味》、《故事浅说》、《了凡四训语释》等。在南洋弘化期间,复著有《法海一滴》上下集,《三种戒经合刊》,《佛法要领》,《佛化家庭》,《众福之门》等多种,并倡印佛书,普赠善信。

更新日期:2024-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