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辰

简介: 【基本介绍】张九辰,博士,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目前主要从事中国科学院院史、20世纪地学史、中外地学交流史,及当代中国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史等研究工作。主要社会任职:国际地质科学史委员会副主席(亚洲区)、亚洲地质科学史委员会主席。 【主要论著】《地质学与民国社会:中央地质调查所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 《中华科技五千年·地理学和地质学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
[展开]

张九辰的个人经历

基本介绍

  张九辰,博士,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聘研究员。目前主要从事中国科学院院史、20世纪地学史、中外地学交流史,及当代中国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史等研究工作。主要社会任职:国际地质科学史委员会副主席(亚洲)。

  

专著

  《地质学与民国社会:中央地质调查所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

合著

  《中华科技五千年·地理学和地质学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

  李文范等主编,《地球科学年表》,地理学卷副主编,海洋出版社,1998年。

张九辰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22卷,第60章(1920—1949年中国地理学和地质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742~1757页。

  《中国科学技术史·地学卷·春秋战国》,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25~173页。

  《中国历史大辞典·科技史》,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

  《中国科学技术史·交通卷》,席龙飞等主编,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581-585页。

  《中国科学技术史·年表卷》,地质学部分,科学出版社,2006年。

  

论文

  Interior Synthetic Geography----Chinese Traditional Geography,The Journal of Chinese Geography,Vol. 3, No. 2, 1992.

  古希腊与春秋战国时期区域地理思想之比较,《自然科学史研究》,1993,12(1):64~72。

  春秋战国时期的阴阳五行观及其对地学的影响,《地学的哲理》,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

  春秋战国时期兵书中的军事地理思想,《自然科学史研究》,1995,14(3):274~279。

  地球概念的形成与地理学范式的建立,(第二作者),《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6,1:49~53

  本世纪上半叶中国近代区域地理学的特色及地位,《自然科学史研究》,1997,16(2):174~182。

  The Discovery and Conformation of the Groups of Synthetic Natural Disasters and Its Basic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Proceeding of IEAS'97 & IWGIS'97,Vol.II , 1997,pp.1066~1070。

  本世纪上半叶中国的海洋地理学,《中国科技史料》,1998,19(3):31~40。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Geographical Records of History of the Han Dynasty and Strabo's Geography,第八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1998年8月,柏林)。

  中西传统地带性思想及其在近代的交融,《第七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文集》,大象出版社,1999年。

  中国近代对“地理与文化关系”的讨论及其影响,《自然辩证法通讯》,1999,21(6)。

  中国近代地学主要学科名称的形成与演化初探,《中国科技史料》,2001,22(1):26~36。

  20世纪早期西北开发的兴起及地学工作者的贡献,《内蒙古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0(2):81~88。

  中国地理学近代化过程中的理论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2001,20(3):215~224。

  学会在地质学近代化中的作用――对中英地质学会的比较研究,《地质学史论丛》,第4集,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年。

  竺可桢与东南大学地学系,《中国科技史料》,2003,24(2):112-122。

  中国近代地质学家群体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25(3):72-78,105。

  中国近代地质学学术建制研究,《科学学研究》,2003,21(6):596-602。

  近代地质学在中国成功原因试析――以中央地质调查所为例的研究,(第二作者),宋健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回顾与展望》,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12月,第219-227页。

  地质学研究中的科学与社会――以中国近代地质学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为例,《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21(4):92-96。

  中国现代科学史上的第一个平等条约,《百年潮》,2004年,第10期。

  近代地质学与中国社会,《自然杂志》,2004年,第6期:352-356。

  中国科学院接收“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的经过,《中国科技史杂志》,2006年,第27卷,第3期,第238-246页。

  不同类型学术机构的功能及其互补性――以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领域为例,《科学学研究》,2006年,第24卷,增刊,第25-31页。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苏双方对黑龙江流域的合作考察,《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5期,第66-68页。

  中苏合作开发橡胶资源始末,《百年潮》,2006年,第6期,第37-41页。

  “大跃进”中的自然资源综合考察,《自然科学史研究》,2006,25(4):343-354。

  开发西北热潮中的边疆矿产资源调查——以“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为例的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2007年,增刊:13-22。

  20世纪中国学者对西部地区的资源考察,《中国历史上的西部开发》,商务印书馆,2007年,220-239页。

  

口述史料

  陈梦熊院士访谈录,《中国科技史料》,2001,22(4):305-315。

  漫忆民国时期的中央地质调查所,《档案与史学》,2004年,第6期:35-39。

  希夏邦马峰考察与“北京科学讨论会”——施雅风院士访谈录,《中国科技史杂志》,2007,28(2):165-172。

  《施雅风口述自传》(施雅风口述张九辰访问整理), 湖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

  

译文

  南怀仁对中国地理学和制图学的贡献,《南怀仁》,(译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137~170页。

  

书评

  地质学史研究的重要成果,《中华读书报》,2002,7,24。

  地质学的历史告诉了我们什么?《中华读书报》,2006年12月13日13版。

  盖亚:地球认识史的新解说――《地球探赜索隐录》评介,《自然科学史研究》,2007,26(2):255-263。

更新日期:2024-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