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军武

简介: 马军武,男,1961年4月生,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为中国农业科学院三级岗位杰出人才,中国农业科学院优秀创新团队中口蹄疫诊断技术研发的领衔专家。另有2011年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全国劳动模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10师185团林管站职工。
[展开]

马军武的个人经历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研究员

人物简介

  马军武,男,1961年4月生,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研究 员,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为中国农业科学院三级岗位杰出人才,中国农业科学院优秀创新团队中口蹄疫诊断技术研发的领衔专家。

人物生平

  1983年,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兽医本科。

  2006年6月,甘肃农业大学基础兽医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农学博士学位获农学博士学位。

  1983年7月至今,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工作。

研究方向

  兽医病毒病分子和免疫诊断技术研究

科研成果及获奖

  先后主持完成国家重点、农业部重点科研项目4项。 研制出国际动物卫生组织推荐的口蹄疫抗体检测标准方法:O型、亚洲1型和A型口蹄疫抗体检测液相阻断 ELISA 试剂盒。O型和亚洲1型液相阻断 ELISA 试剂盒于2006年获国家新兽药证书。成果“O型和亚洲1型口蹄疫抗体检测液相阻断 ELISA研究及试剂盒研制”以第一完成人于2009年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和中华农业科技奖三等奖。

个人作品

  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引录论文3篇。

新疆建设兵团农十师185团林管站职工

人物简介

  马军武,男,汉族,中共党员,1969年4月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师185团林管站 职工,全国劳动模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道德模范, 2011年9月20日,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荣获全国诚实守信模范称号.

人物事迹

  1988年以来,马军武和妻子在极端艰苦的环境和条件下,甘于清贫,甘于寂寞,以哨所为家,23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地在20多公里长的边境线上从事巡边、守水、护林任务,走了292000多公里路,穿破了400多双胶鞋,创造了20多年未发生一起违犯边防政策和涉外事件的纪录,哨所被人们称为西北边陲“桑德克民兵夫妻哨所”、“西北民兵第一夫妻哨”。

  马俊武所在的桑德克龙口哨所紧邻中哈边境中方32号界碑,离界河仅几米远,距团部20公里,周围除了沙山就是树林。夏季蚊虫肆虐,巡边时不得不用一块在柴油中浸过的沙布顶在头上,防止叮咬;冬季冰雪封路,长达半年,与世隔绝。由于巡边路线较长,他们揣上块干粮上路,饿了啃几口干馍,渴了喝几口河水;气温常常零下近40度,一夜之间大雪可以下到半米深,带的馍馍冻得硬邦邦,一咬一嘴冰碴子,夫妻俩就一口馒头一口雪地往下咽。巡边的路很长,一来一回需要三四个小时,回到家里,眉毛、胡子、头发都冻成一坨。春季气温回升快,山上积雪迅速消融,再加上阴雨连绵,平时看起来异常温顺的阿拉克别克河变得狂燥无比,随时都会冲毁堤岸,每天晚上他们都坚持打开门窗睡觉,一方面是为了听水情,另一方面是一旦堤坝发生险情能够及时地冲出去应对。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在难以忍受孤独寂寞面前,马军武夫妻没有后悔,没有退却。不用命令,不用督促,他每天第一件事是升国旗,然后登瞭望塔、观察分水闸、巡视河堤、检查植被、加固铁丝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一干就是7000多个日日夜夜。

  团场的变化日新月异,职工群众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收入也年年提高,住在团部的职工,不少人都过上了舒适的生活。但马军武和妻子依然在桑德克,依然是一年四季的迷彩服,每天粗茶淡饭,看不到美景,交不到朋友,甚至连吃新鲜蔬菜也是一种奢望。这些都还能克服,最大的遗憾是对儿子的亏欠,儿子一生下来就由爷爷奶奶带着,一年中,他们和儿子见不了几次面,更不用说给过儿子多少帮助和呵护。

  有人曾经这样问过马军武夫妇:桑德克这个地方在你们的心里是什么位置?他凝视远方很久,回答到:家!这片守卫了20多年的边关哨所,在他的心里很重很重。一位老领导听到马军武的故事后,感动不已,欣然题诗:一个哨所夫妻站,一段边关两人看,一份责任记在心,一个佳话留世间。

马军武

更新日期:2024-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