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由禧

简介: 气象学家。福建福清人。1944年获重庆中央大学气象专业学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中山大学教授。 先后从事台风、东亚季风、青藏高原气象、干旱气候以及华南气候等领域的研究。尤其在东亚季风和青藏高原气象学研究方面有突出成果。1948年发表的《东亚自由大气之运行》与竺可桢的《中国的东南季风和降水》开创了中国季风研究的先河。是中国东亚季风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他或与他人编著的《东亚季风的若干问题》、《青藏高原气象学》、《干旱气象文集》等都具有创新性意义。他创建并发展了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培养了一批学术骨干,为中国各相关专业输送了大量人才。
[展开]

高由禧的个人经历

高由禧 - 简历

1920年2月14日 生于福建省福清县龙田乡下和洋村。

1940-1944年 就读并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地理系。

1945-1951年 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研究助理。

1952-1960年 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1958年10月-1959年5月 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兰州地球物理研究室副主任。

高由禧

1959-1962年 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分所业务顾问兼气象室主任。

1962-1972年 任中国科学院兰州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所长。

1972-1974年 在兰州地震大队气象连工作。

1974-2001年 任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

1978年 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0年 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当选国际大气电学委员会委员、国际云物理委员会委员。

1963-1991年 当选甘肃省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五、六届省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甘肃省第七届政协委员。

1945-2001年 参加中国气象学会,担任过中国气象学会第18届理事,第19、第20届常务理事,21届名誉理事和甘肃省气象学会第一届理事,第二、第三、第四届副理事长,第五届理事长,第六、第七、第八届名誉理事长。

1956-2001年 1956年参加“九三学社”,曾任“九三学社”兰州分社委员会第四届常委,“九三学社”甘肃省工作委员会常委,“九三学社”甘肃省第一、第二届副主委,第三届名誉副主委。“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第七、第八届委员。

1986-2001年 广州中山大学大气科学系教授。

1987-2001年 任广东省科协副主席、顾问委员会委员。

2001年3月3日 病逝于兰州。

高由禧 - 生平

高由禧,福建省福清县人。1920年2月14日出生于下和洋村一个农民家里,家里兄弟姐妹很多,遇到旱涝灾害收不到粮食靠地瓜野菜充饥是常有的事。虽然家里很穷,但父亲总是不甘心,反复考虑了很长时间终于决定全家节衣缩食供一个孩子上学,希望能出一个“秀才”,光宗耀祖,改变家中状况。高由禧在男孩中排行老四,父亲看他喜欢读书就把他送进了学校,他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非常用功,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深受老师同学的赞扬。高中毕业时父亲不幸病故,家里实在拿不出钱来供他读书,只好回家当了中学老师。这段时间正是日本入侵中国,军阀混战之时,眼见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劳苦大众在战争和贫困中挣扎,他深感要使国强民富不受外强的欺负必须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发展科学事业,形成了科学救国的思想,一直没有放弃继续读书的念头。积攒了一笔钱后,他就去报考大学,1940年高由禧同时被西南联合大学、云南大学、广西大学、重庆中央大学所录取,他选择了去重庆中央大学读化学系。由于经济困难他一边上学一边打零工,不久染上疟疾,虽然在朋友和同学的帮助下治好了病,但身体已无法支持长时间大量的化学实验。当时他有幸听到了竺可桢、赵九章、涂长望等教授的演讲,对气象发生了兴趣,于是转入地理系专攻气象专业,从此与气象结下了不解之缘。

1944年高由禧大学毕业,1945年底由竺可桢、涂长望介绍到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任研究助理员,在赵九章的指导下,开始了他的科学研究生涯。赵先生对学生要求很严格,新进的研究助理员,除跟他从事研究工作外,必须承担一些日常的气象观测和分析天气图工作,高由禧负责天气图分析工作。研究所学风严谨,每两周由研究助理员轮流作一次学术报告,所里高级研究员在旁聆听,如果报告不好,往往严加批评,并要求用英文发表自己的论文。研究所的图书齐全是中国唯一的,在这样良好的科学研究环境下,高由禧专心读书研究,打下了坚固的基础。1948 年发表了论文《东亚自由大气之运行》,这篇论文和竺可桢先生的著名论文《中国的东南季风和降水》开创了中国季风研究的先河。

20世纪50年代气象研究所迁到北京,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祖国的解放给科技界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高由禧干劲十足,国家需要什么他就做什么。在短短的5-6年里,他独自或与他人合作发表了《海南岛的气候》、《台风研究》、《黄河流域的降水》、《台风的路径图及其一些统计》、《东亚季风的若干问题》5本专著和许多论文。提出了很有创新性的“季风体系”概念。1952年提升为副研究员。

1958年为改变西北干旱面貌,中国科学院组织高山冰雪利用实验研究,高由禧任融冰化雪队队长来到甘肃,同年9月应甘肃省要求在兰州成立了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地球物理研究室,高由禧任副主任主持工作。1959年研究室升格为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分所,1962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兰州地球物理研究所,他任副所长兼室主任,副研究员。这段时间主要从事人工融冰化雪、土炮消雹、干热风方面的研究。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高由禧受到冲击,“文化大革命”后期他恢复了工作,根据需要1974年4月在兰州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基础上调整组建了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任所长。1978 年提升为研究员,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院士),1986年退居二线,任名誉所长、研究员。1987年调广州中山大学任教授。仍兼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在这近30年里高由禧的研究方向转向了高原气象学和西北干旱问题,他参与策划并组织领导了中国多项重要科研项目,取得多项国家或中国科学院奖。他作为第一完成人的《东亚季风研究》,1977年获甘肃省科技大会优秀成果奖,1978年获中国科学院全国科学大会优秀成果奖;《南北半球季风—南北半球大气间相互作用的一个重要机制》,1983年获中国科学院技术改进四等奖;《青藏高原隆起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的综合研究》,1986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青藏高原气象科学试验》,1987年获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一等奖,198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黑河地区地气相互作用野外观测试验研究》,199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作为第二完成人的《青藏高原气象研究》,1978年获中国科学院全国科学大会优秀成果奖;《青藏高原气象学》,1983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主要完成人的《中国自然地理》,1986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自改革开放以来,为促进中国气象气候研究,推广中国气象研究成果,高由禧积极参与国际科学协作和交流,与美国、前西德、日本等国气象学家进行了合作气象研究。多次应邀出国考察、讲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980年,他参与组织了在北京召开的青藏高原科学讨论会,国外气象学家纷纷希望同中国在高原气象研究方面进行协作和交流。1980年高由禧当选为国际大气电学委员会委员,国际云物理委员会委员。高由禧于1982年创办了学术刊物《高原气象》,并在1982-1985年任主编,1996-2001年任顾问。

高由禧在1945年加入中国气象学会,曾任学会理事、常务理事、名誉理事和甘肃省气象学会理事、副理事长、理事长、名誉理事长;还当选过广东省科协副主席,甘肃省人大常委、政协常委等。

2001年3月3日于兰州病逝。

高由禧 - 科学研究

在高由禧50多年的科学生涯中,国家的需要就是他的研究方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因抗美援朝等战事活动的需要他就研究台风活动及其预报问题,除了做预报,他发表了多篇论文,并与曾佑恩1957年整编出版了中国第一本台风路径图集《台风的路径图及其一些统计》,与顾震潮出版了《台风研究》;为了冲破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经济封锁,解决中国橡胶紧缺问题,1954年他与徐淑英、许孟英编写出版了《海南岛气候》一书,从气候的观点来讨论海南岛的植胶产胶问题,对海南岛的气候情况做了详细的描述和比较,指出了植胶产胶问题所在,提出利用不同地区的小气候扬长避短种胶的建议;1956年为了根治黄河和三门峡水库设计需要了解黄河的水情,他就研究黄河流域的降水问题,他与叶笃正、杨鉴初整编出版了《黄河流域的降水》专著和几本黄河流域降水、暴雨图集和资料;在进行黄河流域降水工作的同时,他考虑到东亚、南亚是闻名世界的季风区,季风的强弱、来去的迟早一定会影响这个地区的降水量的变化分布,应该从季风形成、变化规律来做降水的长期预报,因此开展了季风研究并做出了显著成绩。

为了改变西北干旱的面貌,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和甘肃省委的支持下,高由禧于是1958年5月带领他的两个学生赴兰州,从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借一张桌子起家,举步维艰地先后经历了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兰州地球物理研究室、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兰州分所、中国科学院云雾物理和冰川冻土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地球物理所,以及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大队气象连等早期创业、组建和调整阶段,最后于1974年4月组建了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在这期间高由禧是大气科学部分的总学术带头人,在所、室机构组建和调整、研究队伍建设和学科方向确定等方面,运筹帷幄,呕心沥血。他珍惜人才,通过送出去培养(包括出国进修)和在本所培养等形式,培养了一批学术骨干。他自己就先后培养或合作培养了近30名博士及硕士生。在中国科学院的领导下,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和中国气象局系统等的大力支持下,使原兰州高原大气物理所逐步形成了由高原天气动力、人工防雹、高原气候、辐射气候、边界层物理、大气电学及大气环境等多分支学科组成的研究队伍,其中大气电学还是全国唯一的特色学科,雷电物理及引雷研究已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原兰州高原大气物理所已能成功地执行像“1979 年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及中日合作的中国科学院及国家基金委重大项目“黑河地区地气相互作用观测试验”等那样一些多兵种大兵团联合作战的大型项目研究任务,先后取得了国家和中国科学院等各类重要成果近20项,成为中国大气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拥有大气物理专业博士点和气象学及大气物理两专业硕士点。不断为全国各相关单位输送大量人才,其中有不少将帅之才。高由禧在干旱气候领域也有一系列力作,只因他晚年忙于组织领导工作,身体又多病,未能发表相关专著。

高由禧 - 突出贡献

1948年他发表了《东亚自由大气之运行》,根据当时为数不多的700hPa风向风速资料分析出东亚地区各月的流线图,论述了东亚环流的季节变化。这项工作当时是开创性的。中国科学院在1954年编集1949年以前各学科代表性的论文时,将这篇文章选进《气象学》一卷中。20世纪50年代初,他在气象组与叶笃正合作从事东亚气候的研究,并领导一个小组研究东亚季风问题,这是继竺可桢1935年发表中国第一篇有关东亚季风气候文章以来比较全面、系统的东亚季风研究。他们发表了大量文章,高由禧将这些成果概括在1960年出版的《东亚季风的若干问题》专著中。而后他又编著或与他人合编了《青藏高原气象学》、《西藏气候》等专著和发表大量论文,他在这些论著中详尽地探讨了东亚季风气候形成原因和季风进退的某些特征,提出中国主要雨带随东亚夏季风的北进南退而北进南退的观点;提出了全球有海陆季风、南北半球季风、行星环流季风、平流层季风和高原季风五种季风,四种形成机制及哈德莱、瓦克和季风垂直环流三种维持结构;提出了季风区是全球大气运动最重要的能量源区;提出从大气运动的热量强弱来说,海洋比陆地强,热带海洋比其他海洋强,热带季风海洋比热带海洋强,青藏高原南部的夏季孟加拉湾地区是大气热源的最强区;在全球月平均温、压、湿、风场的变化研究中提出,全球范围内,东半球变化大;东半球中,亚欧区域变化大;在亚欧区域中,青藏高原及邻近地区变化最大;他还和合作者们提出了青藏高原地区是大气变化的敏感区、能汇区、启动区和扰动区;他提出的“季风体系”概念很有创新性,对亚洲及全球天气气候的形成、演变以及预报预测有重要作用。

高由禧 - 参考资料

[1] 数字科技网 http://www.cdstm.cn/zhuanlue/persondetails.jsp?personid=172395

更新日期:2024-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