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礼标

简介: 张礼标,博士,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副研究员,2010年度“搞笑诺贝尔奖”生物学奖获得者之一。
[展开]

张礼标的个人经历

张礼标 -  人物简介

张礼标,博士,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副研究员,2010年度“搞笑诺贝尔奖”生物学奖获得者之一。

张礼标 - 研究成果

2010年10月,由广东昆虫研究所副研究员张礼标领导的一项关于犬蝠交配活动的研究获得搞笑诺贝尔奖生物学奖。

张礼标2006年到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工作,因为硕士、博士期间一直做的就是蝙蝠研究,所以他参加工作后也准备继续做这方面。“刚开始的时候是打算观察果蝠类动物犬蝠(Cynopterus sphinx)的筑巢行为,偶然间发现了交配行为,然后才专门设计实验来研究犬蝠的交配行为的。等到做完实验之后,在统计分析时才发现,犬蝠在交配过程中口部辅助行为较常见。”也就是说,开始时的“筑巢研究”很常规,后来变成了同样比较常规的“动物行为研究”,而“另类”的结果完全是意外。

他们在2007年1月开始设计实验,又在广州越秀公园里捕捉犬蝠。为了提高交配成功率,他们放走了未成熟的蝙蝠、怀孕和哺乳期的蝙蝠。最终有30只雄性犬蝠和30只雌性犬蝠“参加”实验。研究者分别在给雄性蝙蝠的左翼和雌性蝙蝠的右翼上制作标记。随后它们被随机配对,放在铁丝笼子中,喂食添加了维生素的香蕉和水。

研究者借助数字摄像头来观察蝙蝠的行为。从入夜开始,他们每隔5分钟录一次像,并记录交配行为的频度和时间。在研究过程中,他们共记录下不同犬蝠伴侣之间的20次成功交配。他们在论文中写道:“我们用正态法研究了这些数据,使用了参量分析(皮尔森相关)和线性回归法来确定交配过程中雌蝠舔舐的总时间是否和它们交配的总时间有关。”

虽然很有喜感,但这确实是一个很严肃正规的学术研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通过“伦理学声明”强调,实验完全遵循广东昆虫研究所的实验室动物福利规程。

张礼标 - 获得搞笑诺贝尔将

获奖经过

他们的论文首先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杂志上。这篇论文的第一作者是张礼标的硕士研究生谭敏,他本人则是通讯作者。Ig诺贝尔奖评委会也正是通过这本杂志看到了这一研究。

没有去领奖

张礼标说:“此前我们的英国合作伙伴琼斯(Gareth Jones)就说,有可能获得搞笑诺贝尔奖。之后我们一直在期待,奖项宣布后,看到获奖名单才证实了此消息。”后来琼斯去领了奖,张礼标说“非常感谢他”。不过,张礼标和参与该项目的其他中国研究者并未前去领奖,因为路费需要自付。获奖证书则还要过一段时间才能邮寄给他们。

张礼标

由于“获奖”消息是在十一长假期间公布,并未给张礼标带来“轰动效应”,他照常在家休假,顶多有同事电话或短信调侃和祝贺一番,“我们也有诺贝尔奖获得者了”。尽管获得的是“搞笑诺贝尔奖”,但张礼标表示,这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对“异想天开”的科学冒险精神的一种赞同。

获奖感言

“证实获奖之后,我们当然很开心,因为不管如何,这个奖的初衷也是让大家幽默、娱乐一下。不过,是否获奖,对我们的研究工作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因为我们目前仍然也在继续做这方面的研究”。

相对来说,关于蝙蝠交配行为的研究还是比较常规的,其口部辅助动作的发现只是一个意外。中国似乎缺少像“可乐是否能够杀死精子”这样的,刚听到标题就让人感觉很古怪的项目。中国的科学家根本就不会去做那些“古怪”或者“有趣”的研究项目吗?对于记者这个问题,张礼标回答说:“古怪的、有趣的研究项目,如果可行性可以,还是有希望获得立项的”。

张礼标 - 电影作品

纪录片《雷鸣之夜》

张礼标在2005年参与纪录片《雷鸣之夜》的制作和拍摄。该片获得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主要完成人:田荣,张树义,张礼标,杨光伟,薛继军,张力,张跃,李杰)。

该片在2005年“金熊猫”奖国际纪录片评选中获“评委特别奖”、“亚洲制作奖”和“最佳导演奖”三项大奖。   

《雷鸣之夜》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普项目资助,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张树义研究员承担,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拍摄制作的科普电视片。   

《雷鸣之夜》(A Thunderstorm Night)共分为上下两集,介绍了扁颅蝠的行为生态与社会组织。只有3.5克体重的扁颅蝠,是世界上最小的蝙蝠,它把我们带入不常见的夜幕里,看到了一个大的世界,一个与人相关的世界。本片以夜幕下拍摄为主,将镜头放置于竹筒内,真实、详尽地呈现了以竹筒为家的蝙蝠生活,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

更新日期:2024-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