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适舟

简介: 孙适舟(1954~),四川成都人,先后师从陈无垢、苏园等蜀中名家习书法、篆刻,又远绍秦汉三石(石鼓文、石门铭、石门颂)及祝允明、董其昌、何绍基、吴昌硕、王铎和齐白石等诸家法帖精髓。其书法古朴苍茫,遒劲刚直;治印则萧洒豪放,不拘一格。作品屡次参展并获奖。与罗巨白、邹文正、周明安、陈沫吾等艺术家交往甚多。
[展开]

孙适舟的个人经历

大篆孙印象记

——释读孙适舟先生的大篆书法艺术

陈沫吾

汉字的创造和书法艺术的展现是中华民族告别蒙昧、混钝、走向文明的一个重要而突出的标志。华夏汉字起源可上溯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半坡等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先民刻画符线,五千年左右前的大汶口文化中的陶器上刻画就更近似文字了。

今日之书法艺术,类分毛笔、硬笔,种设篆、隶、楷、行、草五体。篆书是一切汉文字书法的母体。从“甲骨卜辞”到秦一统天下,规范文字形成小篆,篆书又可以细分为大篆(甲骨文、籀文、石鼓文、钟鼎文)、小篆(秦统一六国使用的文字)。近代书家中尤其是蜀西当今之书坛,写篆者众,花俏者众,得皮毛者众。篆书,从结体构架上讲,平稳、呆板、对称;从用笔用墨上讲,中锋、饱和,无须雕饰。就其原因,篆书是先民用于记载思想交流的实用性很强的一种字体。随着朝代的更迭,文字的推成出新,篆书的实用性几乎消失。要把这样一种古老实用性十分强烈汉字字体,赋予她更多的艺术欣赏性,让她鲜活起来被世人们接纳并达到陶冶性情的目的,历史上又有多少书法家为之倾情付出和呕心沥血。但要留下深深痕印者,当推集诗、书、画、印之大成者吴昌硕。石鼓文和汉碑坚实了吴书的基础。吴先生受益于石鼓文之笔力骨线,胎息于汉碑之苍莽气度。他在诗中写到“曾读百汉碑,曾把十石鼓;纵入今人眼,输却万万古”,“强把篆隶作狂草,素师蕉叶临无稿”。

大篆孙,名适舟,年生,四十开外,近知天命之年矣,此君善作篆书,工金石,会器乐,好品茶,喜调侃。忆想当年,我俩同出入一个单位,虽互不认识,但却互知姓名爱好。后是在新繁镇一次什么会上晤面互通姓名认识的。常言认识是缘份,我与孙君认识也是一种书缘吧。自此之后,我们交往频繁,心无杂念,无话不谈。从书内言到书外,从古谈到今,除艺理、技法之外,还旁涉做人、做事等。由此,我对孙君所写石鼓文书法有了初步认识。他用笔平和,不激不厉,笔致圆润,线条浑厚,精细匀称;结体方正朴茂,端庄匀整;布局横直行格,排列齐整,规范森严,气象雄魄。孙适舟君的书法给观赏者的第一印象是平淡无奇,但细细品读,这正是印证了作书如做人——孙君做人严谨有度,从不招谣过市,哗弄取宠。因此,他的书法也是平淡中见真性、见功夫、见自我,无奇中见哲理、见文化、见厚朴,这就是他的风格——平淡如秋水,无奇似远山。他总是从没有风格中寻觅风格,从自我否定中寻求肯定。要读懂孙适舟的大篆书,只有那些内涵深、耐得住寂寞的人才能品出个中三昧。

大篆孙幼年受业于家父孙绍林,在史无前例的年代中,他从寂寞中找寻快乐,从古人墨迹中找寻自己未来的足迹。回到喧哗的大都市,他又得益于蜀中草书大家陈无垢(戒予)的指点,一点一画、一言一行,均皈依无垢老,受到其影响极深,这种影响使大篆孙的书法几乎没有走出无垢老的“平淡朴实”、“举无冲激”的创作思想。适舟君的书法植根于唐楷,风范于先秦,渗透于古今各种优良文化的侵染。传统型书法家主张从深入掌握古代的书法“传统”,要把自己的审美理念、创作方法、作品风格都归类于古代书法的宗派,坚实基础、完善自我,偶然当中寻找必然的创新,故在具体实施自己的艺术主张方面总是重临摹与师古。但是不是孙适舟先生就不随时代、就不懂得创新呢?回答当然是否定的。据我所知,近年来,他面壁《散氏盘》,从中捕捉奇肆豪放。《散氏盘》布局疏朗,气度典雅,线条粗犷,凝重浑厚,不拘陈法,散漫倾斜,这些都是催化孙适舟的书风走向更高境界的良剂,也是大篆孙焕发出新的青春与活力的转折点。特别是他日摹赵之谦的行书手扎,晚读历代书家论著,心追手摹,定会实现大篆孙“金石气”与“书卷气”的统一和谐。

当然,适舟孙在书法追求中也有“过”的地方。一是“力”美表现得太过;二是“用”笔承转“露”得太过;三是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呼应上“径渭”太过。对于适舟君的书法艺术给以历史的、艺术的观照和评价,现在还为时尚早,也非笔者能力所及。撰写本文的初衷,是想对适舟先生的书法艺术表明自己的一些看法、理解和观点,也许看法是不正确的,理解是肤浅的,观点是错误的。艺术现象本身是复杂的,上述表白,仅是一家之言,有失公允,望大篆孙海涵。

孙适舟

更新日期:2024-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