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智

简介: 李元智(1902-1972)沧州人,职业武师。拜陈玉山为师习燕青拳,后随佟忠义习六合拳,后成为佟忠义之女婿。1968/3 国军网罗国术界菁英李元智、高芳先、孙绍棠、武绍林等人,成立「国军莒拳研究发展小组」,编定国军莒拳主要教材 .
[展开]

李元智的个人经历

考入中央国术馆,李是高才生。在中央国术馆随韩化臣、马英图、赵树德习罗疃八极拳,李自称是他一生最佳心得,并于民国20年着《八极拳图解》。李毕业后,留馆任教习。1932年担任陆军大学、宪兵司令部武术教官。1938年任中央国术馆某处副处长。1940年担任国民革命军中央军校五分校教官,将韩、马二师的八极拳在军中传播,称之为“莒拳”  。   1968/3 国军网罗国术界菁英李元智、高芳先、孙绍棠、武绍林等人,成立「国军莒拳研究发展小组」,编定国军莒拳主要教材  .

1949年后,李随国民党入台。李在军队任教官,1949年任军训团主任教官,1952年任陆军军校教官。国民党军中八极拳的传播李元智先生之功也!
实际的讲,今天军队的擒拿拳、军体拳皆和李元智先生有相当大的关系。
李元智先生是当代武术史上一位很有影响的人物,一位经常被武术前辈们推崇的“国术”通才。然而,由于海峡阻隔,这位流寓台湾的武术家却并不被大陆的武术爱好者们所了解,好像已经被人们淡忘了。说起来大陆上的武术家――特别是出身中央国术馆系统的武术前辈们,熟悉李元智的人并不少,但我没有看到谁写过回忆文章,也没有谁对这位武术教育家的成就有所表彰和评价。的确,与当年的赫赫声威相比,李先生的身后显得很平淡,甚至多少有点寂寥。我曾跟何福生先生谈起我的这点感慨,何先生却别有一番见地。他说,这其实同李元智的人生风格是一致的,这正是李先生所追求的境界。何先生说:“李元智从来都不是个好热闹的人,哪儿热闹,哪儿准没他。他总是远离喧腾的人群,享受独处的宁静与自在。”杨松山先生也说过类似的话。他说,李元智总能保持一身静气,勤勤垦垦、默默无闻地做事,从不计较个人的宠辱得失,张之江最看重他的就是这一点。
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了李元智的大名,从杨松山先生那里听说过不少李先生的逸闻轶事。后来又读了李先生的著作和有关资料,逐渐对李先生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多年来,一种敬重之情深存心间。
可以说,李元智和杨松山都是当年最受张之江器重的中央国术馆精英,是难得的文武兼长人材,他们在国术馆和国体系统都曾担当重任,是国术馆鼎盛时期的代表人物。若以二人相比较,杨先生的综合学养和文史功底似更厚实些,这也正是张之江对杨先生格外另眼相待的原因。李先生则在武的方面更全面一些,更具实力。论起练、打、摔、拿以及长短兵劈剌等各种技艺,他是国术馆里出了名的多面手,名符其实的“文武昆乱不挡”。杨先生常说,李先生比他年长三岁,他们俩很合得来,彼此尊为知已,经常以事业品节相砥砺。业务上更是推诚相见,文武互补,绝无半点虚与周旋的江湖习气。当年,国术馆内外的某些旧派人物对李、杨二人受到张之江重用不大服气,于是曾有过“马前张保、马后王横”的讥讽。然而大多数年轻人,特别有一定文化根底的年轻人却最佩服他们俩,因为他们练打兼擅,中西融合,理论实践都来得,道德文章足有可观,加上又都是一派体魄伟健、仪表堂堂的样子,确有一种新一代“国术家”的风采和气质。比起那些空谈多于实干,往往靠装腔作势和故弄玄虚来糊弄人的江湖人物来,李、杨二位老师所表达的“国术”,看得真,学得到,求实效,讲科学,教学方法相对先进,师生之间不设藩蓠,这自然就容易贴近年轻人,为莘莘学子心悦诚服。
李、杨二人是国术馆师资群体中的出类拔粹者,他们都在培养武术人材方面做出过重要贡献。这方面李先生的成绩尤为突出,称得上是杰出武术教育家。就这个认识,我多次征询过曾经受教于李先生后来又与李先生有同事关系的张文广、温敬铭、何福生、张登魁、季九茹等先生,几位先生都表达了肯定的看法。他们都对李先生勤恳谦和与循循善诱有着非常深刻的印象,讲述过许多生动的例子。当然,国术馆和国体的优秀教师绝不仅限于李、杨二人,但论资望论水平,二位先生是张之江从国术馆草创之初就亲自培养和简选出来的骨干,后来又在教学工作上多所依重,的确实称得上国术馆的代表人物。我个人以为,从他们身上可以多少领略到张之江先生“国术科学化”的理念内涵,也可以看得出张之江的国术观和他试图造就的“国术人材”模式。

李元智

更新日期:2024-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