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奕星

简介: 潘奕星,1930年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5月在福建省建宁县由团转党,参加了红军长征。
[展开]

潘奕星的个人经历

人物简介

土地革命时期,历任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第五军团后方医院看护训练队学员、看护兵、司药;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延安第二兵站医院司药、延安医科大学药科学校学员、延安八路军制药厂药库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松江卫生部材料科科长、北安军区卫生部材料科科长,哈尔滨市东北药房经理、沈阳东北药房总经理、东北区医药总公司副经理兼松江省医药公司经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松江省卫生厅药政科科长,赣南药材站经理、赣南药材公司经理、赣南行署文教办公室副主任、卫生处处长、赣州地区卫生局局长兼党委书记,1982年12月离休,现享受副省级待遇。

人物事迹

踏过千山万水,历经艰难困苦,同为长征人,相识、相知、相爱,共同的革命志向使他们走到了一起。几十年来,他们相依相偎,情深意长,牵手走过金婚岁月,为新中国的卫生事业默默奉献……

潘奕星1931年在兴国县加入红五军团,成为一名红军战士时,他才16岁。由于个子小,前方部队不要,他只好在后方做看护工作,“就是在部队医院护理伤员,为伤员换药,端屎端尿。”潘奕星说,后来,学习了调剂,也就是司药,“为伤病员配药,当时叫司药官,相当于现在的药剂师。”

潘奕星

长征前,他已是一名司药官了,“医生开了处方后,由我配药”。要配药,必须懂得拉丁文,但开始时,由于他文化底子薄,对拉丁文不熟,工作起来有点吃力。为了熟悉拉丁文药品名,他经常背药名,用沾水的笔在纸上或用树枝在地上天天练习,不懂的就马上向医生请教,“由于天天练习拉丁文,练得手都变形了。”潘奕星伸出右手变形的几个手指说。后来他不但记住了很多药品名,还会熟练地写了,这样,看医生的处方就方便多了。

长征之前,部队发给每人两双草鞋,两套衣服,一个米袋,一个斗笠,一床棉花毯。途中的一次行军遭遇让潘奕星至今难以忘记。当时部队正急行军,突然,敌人的飞机向队伍扔了一阵炸弹,一颗炸弹就落在离潘奕星仅一两米的地方,他心一惊,心想这下完了!

还好,这是颗哑弹,他笑着说:“没爆炸,真危险!”要是那颗炸弹爆炸了,大家现 在也不可能见着他了。“长征一开始时常用药还是有的,后来药品越来越紧缺,过草地雪山时,红军连药棉都没有了,只好用碱煮羊毛,这样消毒后代替药棉用,没有绷带就用粗白布煮后代用。”潘奕星回忆道,“那时没有粮食吃,我们拔野菜吃,还吃过少数民族的鼓皮,用火烤后吃。”

长征结束后,潘奕星调到了延安第二兵站医院任司药,当时的司药要负责打针。潘奕星回忆,抗日战争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送了一些药品到延安,有一种名叫“606”的针剂很难打,因为要通过静脉注射才没事,如果有一点药水渗漏到血管外,就会使周边组织坏死,肌肉发生溃烂,所以,他每次为伤病员打这种药水时就格外小心。

在这个兵站医院,潘奕星认识了他的老伴廖华仙。

廖华仙参加红军前是一户人家的童养媳。1933年,红四方面军经过她四川老家时,召开了群众大会,她公公婆婆都害怕去开会,就由廖华仙代替去。这次开会后,廖华仙就再也没有回家去,跟着红军队伍走了。当时她才13岁,成为了红军队伍里的一名“看护”。她回忆道,过泸定桥时,她还没有步枪高,由于害怕过桥,她是由战友背着过去的。由于长期背着药箱,她背部都溃烂了,如今仍可看见她背部的一块块伤疤。

长征结束后,廖华仙也被调到了延安第二兵站医院任护士。1938年初,潘奕星与廖华仙认识了,一个是司药,一个是护士,日常的频繁接触使他们从相知到相爱,1939年,这对都经过长征磨炼的有情人终于结为伉俪。此后,无论部队转战到哪里,他们都形影不离,战斗在一起,生活在一起,发扬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冒着生命危险,挽救了一个个战友的生命,治愈了一个个病号,为祖国的卫生事业贡献了他们的毕生心血。

妻子廖华仙

四川省长池县人,1920年出生。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在部队从事护理工作,参加了长征,1939年与潘奕星在延安结婚。先后担任东北药房分装室主任、赣南药材公司批发部主任、赣南制药厂厂长。1966年退休,1982年12月改离休,享受地厅级待遇,2006年4月27日在赣州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86周岁。

更新日期:2024-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