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茨勒本

简介: 维茨勒本是“七·二○”密谋刺杀希特勒事件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他的反对国家社会主义的思想,绝非德国面临崩溃时才开始的。这种思想在他心目中早就扎下了根子。
[展开]

维茨勒本的个人经历

 

维茨勒本 - 人物

维茨勒本(witzleben)

 

维茨勒本

 

 


 

维茨勒本 - 人生经历

1944年9月8日,维茨勒本元帅在普勒村湖监狱被处以绞刑。在一个屠户的挂肉钩子上,一位受过真正的普鲁士教育的优秀军官、一位代表“另一个德国”的贵族死去了。

维茨勒本是“七·二○”密谋刺杀希特勒事件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他的反对国家社会主义的思想,绝非德国面临崩溃时才开始的。这种思想在他心目中早就扎下了根子。

1881年12月4日,维茨勒本出生在布雷斯劳的一个普鲁士佩剑贵族家庭。这一家族曾养育过许多效忠于普鲁士王室的军官。维茨勒本自幼笃信基督教,立志终生为大众谋福利。

他早年就开始接受军人教育。从格罗斯利希费尔德高等军事学校毕业后,他被调往第7警卫团服务。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已升为连长,参加了对凡尔登附近弗克斯堡垒的首次攻击,因作战有功而获两枚铁十字勋章。后因负重伤调职于参谋本部。

1919年,维茨勒本参加了鲁尔区的平叛作战,后来服务于陆军,任第6军区司令部参谋长。1934年2月1日,他升任第3师少将师长,后来升任第3军军长兼大柏林第3军区司令。

维茨勒本是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人道主义”者。他目睹了1934年罗姆暴动事件之后的大屠杀,思想上开始反对国家社会主义征服所采取的一起野蛮的警察手段,后来发展到反对国家社会主义。

在1934年的大屠杀中,施莱歇和布雷多两位将军惨遭暗杀。当时的第3军区参谋长曼施坦因因此请求维茨勒本少将向陆军总司令弗里契上将提出抗议。弗里契也是反对纳粹党徒的,曾在希特勒面前提过异议。但希特勒说,这两位将军有里通外国的行为。至于证据,却始终没有拿出来。

当希特勒内政方面的“划一革新”实施完毕之后,他开始推行其外交上的目标。1937年11月5日,他在国防军三军总司令参加的一次会议上宣称,他已决心采取行动,甚至不惜去冒战争的风险。很多高级将领恳切地提出劝告,切勿挑起纠纷,以免危及德意志民族的生存。希特勒对此无动于衷,仍一意孤行地推行其扩张计划。

1938年3月13日,德军开进奥地利。1938年5月30日,希特勒决定解决捷克问题。7月16日,陆军参谋长贝克上将向新任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奇上将递交了一份报告,力陈勿轻启战端,要求阻止希特勒的侵略企图。

与此同时,已有秘密反抗组织出现了。政治家、工商界领袖、天主教和基督教的神职人员、外交家和军人都分头集会,策划推翻希特勒政权。尤其是在陆军中,有一个反抗组织拟密谋除掉希特勒。这个反抗组织的首脑就是前莱比锡市长戈德勒。

戈德勒曾在国外很多地方旅行过,从调查中获知,希特勒及其政权都得不到外国的支持。于是,他写了一份意见书并散发给各个将领。

反对希特勒组织还派出一名叫施门齐恩的农场主去伦敦会见范西塔特爵士和丘吉尔。施门齐恩向这两位政治家陈述了希特勒的战争政策并指出,如果英国支持德国陆军中的反希特勒组织,希特勒的战争计划在48小时内就会被完全打破。

在1938年秋季的那些充满戏剧性的日子里,推翻希特勒的一切内部准备已经完成。贝克上将在一次演说中提到,德国陆军不仅要准备应付一场未来的战争,而且还必须准备应付一次仅限于在柏林进行的“内部斗争”。同时还透露,在预期的这次“内部斗争”中,柏林警察局长黑尔多夫伯爵和驻柏林的军长维茨勒本将军已有了特殊的任务。

有关颠覆的的一切准备在柏林业已完成,驻在波茨坦由阿勒费尔德伯爵指挥的部队以及驻在图林根由赫普纳将军指挥的一个装甲师也准备好了随时行动。万事俱备,只等英国在外交上予以支持。

可是,英国首相张伯伦不接受他们的请求。对于德国反抗组织的努力,他仅仅表示赞许,却与法国总理达拉第一起到慕尼黑去了。他们要同希特勒谈判。谈判的结果,是德军开入捷克苏台德区。由于英国的这种姑息态度,希特勒竟然胜利了。德国陆军中的反抗组织深知,要在当时推翻希特勒已无成功的可能。但他们绝不放弃努力。当贝克上将辞职之后,新任参谋长哈尔德上将继续与维茨勒本将军保持联络,等待时机,以求重振反抗力量。

1939年8月底,维茨勒本调任驻法兰克福的第2集团军总司令,后又调任第1集团军总司令,与第7集团军一同集结于德国的西部边境。波兰战役之后,反抗组织的各将领开始重新策划除掉希特勒。

1934年,前任陆军总司令哈默施泰因-埃克沃德上将,因公开反对国社党而被希特勒免职。依照战时动员的规定,这位上将重新起用,于一九三九年调任位于西线北翼的一个特编兵团司令。此公绰号“红色将军”,按照反抗组织重新策划的行动,他必须在希特勒巡视齐格菲防线时将其拘留。而维茨勒本将军则负责查封国社党的各党务中心,拘捕党的主要头目。希特勒似乎已察觉出不详之兆,他取消了巡视,并将哈默施泰因免职,列为预备指挥人员。这样,一次可以解救德意志民族的机会又丧失了。

1940年5月10日,德军在西线发起进攻,短时间内就在比利时和法国北部打败了英国和法国军队。第12和第16集团军于6月17日转而向东方实施猛烈的钳形攻势。

此前,在6月14日,业已晋升上将的维茨勒本在圣阿沃德-萨尔布吕肯地区突破了马奇诺防线。这样,位于南希和贝尔福之间的法国军队就被包围了。6月17日,法国要求投降。

1940年7月19日,维茨勒本晋升为元帅,10月间被任命为d集团军总司令。1941年3月15日,又被任命为西线总司令。一年之后,因病被免职而列为预备指挥人员。

维茨勒本隐居故里,但仍继续同陆军中的反抗组织保持密切的接触。德国内部的反希特勒组织,其成员来自各种政治派别,各民间团体,包括各种职业。他们下决心推翻希特勒及其政权。维茨勒本及其在陆军中的同谋者深知,要消灭希特勒及其政权,必须采取强硬手段。但从当时的情况看,政变的时机尚未成熟,主要是因为一些陆军将领如龙德施泰特和曼施坦因等认为在战时进行抗命和兵变是大逆不道的,相反应该履行“效忠”的誓言。传奇性的非洲军团指挥官隆美尔也不赞成谋叛者要杀死希特勒的建议。他的意见是,只能将希特勒逮捕并移送法庭审判。困难之处还在于,青年军官都不知道反抗的计划,而只能在事发后告诉他们。

大战中各条战线的败局迫使反抗者急于采取行动。1943年3月13日,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部的传令军官施拉布伦多夫中尉企图用炸弹炸死希特勒,但炸弹没有爆炸。这一暗杀行动遂归于失败。 1944年7月20日,施陶芬贝格上校在最高统帅部作战简报室里放置了一枚炸弹。当他离开简报室时,炸弹爆炸了。在柏林待命的反叛人员按计划行动。此前,反抗组织的领导人之一维茨勒本已在告全体军民书上签字。事成之后,他将出任国防军最高统帅。可是“七·二○”谋杀行动失败了。施陶芬贝格及其他有牵连的军官于当晚全部被处决。紧接着又有许多人被捕。他和所有参加反叛的军官一样,被送到“荣誉法庭”,以“不名誉”的原因被开除国防军。

在国民法庭上,维茨勒本表现出大义凛然,他承认了密谋反抗希特勒的行动。在宣判他死刑的时候,他向各位法官声明说:“你们可以把我交给刽子手,但不出3个月,那苦难和愤怒的民众必将去找你们算帐!”

十五年后,联邦国防军总监豪辛格上将在致联邦国防军各指挥官的一项训令中,提到“七·二○”行动时指出:“这是德国最黑暗时期的一个焦点,勇士们的基督教救世和人道主义的责任感,决定了这一次的暗杀行动。我们联邦国防军人对于他们的牺牲精神和良知表示无限的敬佩。他们无愧于我们的表率。”

更新日期:2024-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