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特·冯·赖歇瑙

简介: 沃尔特·冯·赖歇瑙 Walter von Reichenau (1884-1942) 陆军元帅。1903年开始服役。1912年毕业于军事学院。1941年率所部闪击苏联,12月升任南方集团军群司令。翌年1月心脏病猝发致死。
[展开]

沃尔特·冯·赖歇瑙的个人经历

沃尔特·冯·赖歇瑙 Walter von Reichenau (1884-1942) 陆军元帅。1903年开始服役。1912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里表现突出。战后在国防军供职。1930年任第一军区(东普鲁士)参谋长。支持纳粹党,命令部队“彻底肃清布尔什维克思想、消灭苏维埃国家”。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任国防军部部长办公室主任。1936年获中将衔,任第七军区(巴伐利亚)司令。1938年参加吞并奥地利。1939年指挥第十集团军入侵波兰,晋升上将。翌年调任第六集团军司令,进攻比利时和法国,晋升元帅。1941年率所部闪击苏联,12月升任南方集团军群司令。翌年1月心脏病猝发致死。

沃尔特·冯·赖歇瑙 - 早年经历

赖歇瑙1884年出生于卡尔斯鲁厄的一个贵族家庭,父亲也是军人,后来升为炮兵将军。1903年,赖歇瑙入伍,开始在驻柏林的近卫野战炮兵第一团服役,次年即晋升少尉。他爱好体育运动,以近卫军官的身份参加过柏林体育协会,尤其擅长投掷标枪和铁饼,因成绩优异而名噪一时。1912年,他从军事学院毕业后又回到原来的部队,两年后晋升中尉副官,并随团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前线作战。他参加过马苏里湖、立陶宛、佛兰德斯等地的作战,战斗中表现突出。赖歇瑙所具有的陆军指挥官的那种较高素质,那种高级指挥才能,那种能以身作则进行战斗的勇敢作风,那种严格管理部队使部队保持很高战斗能力和机动性的做法,却都是无可否认的。

德意志帝国于1918年崩溃,担任骑兵第七师参谋官的赖歇瑙随队开往西里西亚执行边防勤务。1920年加入陆军,4年后晋升少校,并调到第三师司令部工作。1927年调任驻柏林的第一集团军司令部参谋官,1年后调任驻斯图加特第五通信营营长,1929年升任通信兵部中校参谋长,两年后晋升上校,并调任驻东普鲁士的第一师参谋长。赖歇瑙在希特勒执政之前就已醉心于国家社会主义及其政治活动,并对他的上司、第一师师长布隆贝格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沃尔特·冯·赖歇瑙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赖歇瑙出任国防部部长办公室主任,积极从事扩军备战工作,成为一名忠诚的国社党党员,一名狂热的纳粹分子。他毫不隐瞒地自命为希特勒的忠实信徒,深信希特勒的国家社会主义运动是复兴德国的唯一途径。他效忠希特勒的行动,突出表现在1934年8月2日年迈的兴登堡总统逝世二十四小时,陆军总司令弗里奇即命令国防军向希特勒宣誓效忠,这一违背当时仍然有效的魏玛宪法的效忠誓词,就是由赖歇瑙口授,另一名少校笔录的。当时,很多军官们都预料到了它将产生的恶果。当时任军队办公室主任的贝克将军就把这一天称为他“一生中最黑暗的一天”。1935年10月,赖歇瑙晋升少将,并接任驻慕尼黑的第七军军长,后任第七军区司令。1年之后晋中将升为炮兵将军。赖歇瑙忠于纳粹党的立场,在国防军中无人不晓。他在青年时期怀有的远大理想和报国热情全倾注在这条道路上了,他被认为是一个投机分子。当布隆贝格元帅被免去国防部长职务,而赖歇瑙被提名为新任陆军总司令时,当时的第一集团军司令龙德施泰特上将曾亲自去见希特勒,表示强烈的反对。希特勒只得任命布劳希齐上将为陆军总司令的继任者。1938年2月4日,希特勒召集内阁会议,以莫须有的罪名宣布免去陆军总司令弗里奇的职务,正式由布劳希奇接任,并将弗里奇上将送交军事法庭审讯,将以前的“防卫厅”改为“国防军统帅部”,直接归希特勒领导。任命凯特尔将军为统帅部部长级参谋长。同日,任命赖歇瑙为第四集团军司令。赖歇瑙在德国吞并奥地利的谈判中担任了重要角色,并参加了入侵奥地利的行动。而在希特勒策划侵占捷克的过程中,赖歇瑙更是充当了他的忠实顾问。9月,德军开进苏台德区,其中就有赖歇瑙的部队。

沃尔特·冯·赖歇瑙 - 二战期间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赖歇瑙在龙德施泰特上将的南方集团军群辖内,指挥拥有大量坦克和摩托化兵团的第十集团军实施主要突击。9月1日突破了波兰的边防要塞,波兰战役胜利之后,赖歇瑙晋升上将。这时,希特勒开始部署西线攻势。1940年5月10日,德军在西方边境发起了进攻。赖歇瑙上将指挥辖有14个步兵师、两个坦克师的第六集团军在博克上将的B集团军群编成内以勇猛的行动展开了攻势。将荷兰投降后,已腾出手来的第十八集团军向第六集团军右翼靠拢。27日晚,比利时签署了投降书,次日,赖歇瑙接受了比利时国王和军队的投降。德军右翼变更部署后.6月中旬,德军第六集团军打到卢瓦尔河,24日战役结束。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赖歇瑙的第六集团军为龙德施泰特元帅的南方集团军群的左北翼。配置在第十七集团军以北,做好实施进攻,突破卢茨克两侧防御的准备。直到8月底,在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南翼部队肃清了莫济里和戈梅利两地的苏军之后,后方受到威胁的苏军才从德军第六集团军北翼的当面退至第聂伯河对岸。

8月25日,赖歇瑙指挥第六集团军渡过第聂伯河同时对基辅两侧实施突击。10月2日,赖歇瑙指挥占领基辅后的得胜之军向哈尔科夫和库尔斯克方向突进,分别在10月24日至11月2日夺取了哈尔科夫、别尔哥罗德和库尔斯克等城市,推进速度之快,攻击力量之强,都让苏军很难应付。

德军的进攻在11月上旬被天气的变化所阻止,寒冷和泥泞使德军无法在被毁坏的道路上行进。这时,苏军在苏联元帅铁木辛哥的指挥下对德军发动了一次突如其来而又猛烈的反击(参见罗斯托夫战役)。11月30日,赖歇瑙接替了因不服从希特勒禁止退却的命令又患有心脏病而辞职的龙德施泰特元帅,任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希特勒命令赖歇瑙不惜一切代价坚守战线。尽管赖歇瑙多么想执行好希特勒的命令,但在苏军的强大攻势面前,战线还是又被突破了,这迫使赖歇瑙把部队撤至米亚斯河之后。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算守住了顿巴斯的大部分地区,勉强稳住了战线。赖歇瑙指挥的南方集团军群在冬季面临多次危局。

沃尔特·冯·赖歇瑙 - 病逝

1942年1月5日,赖歇瑙从围攻塞瓦斯托波尔的德军第十一集团军调出了几个师向费奥多西亚以北的苏军部队展开进攻,阻止苏军向西扩大登陆场。同时将在塞瓦斯托波尔西北的叶夫帕托里亚地域登陆的苏军兵力击退。1月份在哈尔科夫地域出现的局面也非常严重,苏军为夺占哈尔科夫,在北面攻入了别尔哥罗德和沃尔昌斯克地域,在南面推进到第聂伯河,并在伊久姆两侧北顿涅茨河附近打开了一个又深又宽的大缺口,赖歇瑙为封闭这个缺口,调入5个军的部队进行战斗,双方猛烈的激战一直没停。由于兵力不足,赖歇瑙穷于应付战局,很是焦虑和疲劳。1942年元月12日,他死于突发的心脏病。

沃尔特·冯·赖歇瑙 - 主要功绩

波兰战役开始后,9月1日突破了波兰的边防要塞,迫使波军放弃米达夫卡河岸的坚固要塞阵地后,楔入奥珀伦以东的波兰军队配置地域。9月11日,第十集团军左翼各兵团继续向华沙推进,一个突出的坦克兵团直抵华沙城郊,但被波兰军队猛烈的反突击击退,这个坦克兵团的数次强攻都未能见效。赖歇瑙将部队重新编整,首先从东面切断波军“波兹南”集团军退往华沙的道路,配合其他德军集团军前后包抄波军,迫使他们投降。而后在弗沃达瓦同德军古德里安的快速兵团会师合围华沙。华沙在经过顽强抵抗,遭到严重损失后终于投降。波兰战役胜利之后,赖歇瑙晋升上将。

1940年5月10日,德军在西方边境发起了进攻。赖歇瑙上将指挥辖有14个步兵师、两个坦克师的第六集团军在博克上将的B集团军群编成内以勇猛的行动展开了攻势。他领受的任务是向鹿特丹和列日之间的狭窄走廊推进,克服马斯河和设防完善的阿尔贝特运河等障碍,在空降兵的配合下迅速夺占阿尔贝特运河南端的埃本—埃马尔要塞,在此处强渡该运河。突破马斯特里赫特和列日之间的正面,打通前往布鲁塞尔的道路。第六集团军编成内的赫普纳的坦克军应迅速推进,尽快在马斯河和桑布尔河以北地域迎击敌方军队,并对列日要塞的北面实行封锁,掩护德军西进集团军的翼侧安全。赖歇瑙的任务对整个战役的胜利具有决定性意义,赖歇瑙率领所部完全胜任了这一任务。

赖歇瑙在此战役中的指挥艺术表现得极为出色、灵活、果断,十分顺手。攻势凌厉,合击迅猛,分兵及时,追击快狠。特别是夺取埃本一埃马尔要塞的战斗,地空紧密配合,突袭强攻都恰到妙处,堪称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创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一个这样的战例典范(德国士兵的军事素质在这个战斗中充分体现了出来)。赖歇瑙在作战中的表现也非常勇敢,他亲自指挥突击队前进,自己身先士卒在枪林弹雨之下跨墙越壁,大大地鼓舞了士气。当然,这也因他青年时爱好体育运动,体力充沛矫鲑有关,加之他极爱自我表现的性格,都促使他在战场上英勇了一回。因战功显著,7月19日,赖歇瑙被希特勒授予陆军元帅军衔。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赖歇瑙的第六集团军为龙德施泰特元帅的南方集团军群的左北翼。配置在第十七集团军以北,做好实施进攻,突破卢茨克两侧防御的准备。领受的任务是:应掩护集团军群的北翼,使其免遭苏军可能由普里皮亚季沼泽地区实施的突击,并以尽可能大的兵力向日托米尔挺进。进攻开始后,赖歇瑙率第六集团军强渡斯特里河,遭到苏军顽强的抵抗。赖歇瑙充分发挥了装甲部队速度快、火力猛的优势,向苏军冲击急进。连续激战中,苏军在德军坦克的压迫下缓缓向东退却,5日,赖歇瑙指挥的第六集团军和坦克第一集群开始在南方集团军群的北翼对苏军在沃伦斯基新城及其以南地域的“斯大林防线”进行进攻,以激烈的战斗突破成功。几日后坦克部队已进抵别尔季切夫和日托米尔。8月2日,德军会师,合围告成。

沃尔特·冯·赖歇瑙 - 参考资料

[1] 新浪读书 http://vip.book.sina.com.cn/pub/book.php?book=107970&dpc=1

更新日期:2024-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