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一本

简介:  熊一本(1778——1853)字以贯,号介臣,六安城(今为六安市)人。幼年从师读书,聪敏好学,十岁即能作文。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考中秀才,苦读数年,于十九年中进士,被清廷以庶吉士授主事,任刑部总办。他于1834年接任台湾府知府,后又于1837年(道光17年)奉旨担任按察使衔分巡台湾兵备道并辗转担任三次该项职务,为台湾清治时期这阶段的地方统治者。   
[展开]

熊一本的个人经历

基本资料

  姓名:熊一本

  性别:男

  出生年月:1778

  国籍:中国

熊一本

  朝代:清朝

  籍贯:安徽

  民族:汉族

  职业:台湾府知府

  

个人简介

 

  熊一本,号介臣,生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六安县人,书香门第。他自幼读书,聪颖过人。30岁中举,37岁中进士,初任刑部主事,屡平冤案。道光十四年(1834),授福建省台湾府知府。后又于1837年(道光17年)奉旨担任按察使衔分巡台湾兵备道并辗转担任三次该项职务,为台湾清治时期这阶段的地方统治者。台湾府,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设立,下分台湾、嘉义、凤山三个县,总面积相当今天的台湾省,属福建省管辖,政治中心在台湾县(今台南市)。

  他到任后,经常微服私访,体察民情,从而“缮城墙,修战舰,实仓廪,储兵备,不病民而犁然具举。于是人心大和,无不安堵复业。”任职期间勤谨从政,着意开发,积极加强海防,剿灭海盗,奖励垦殖,兴修水利,并四次主持科考,选拔人才,对安定台湾社会秩序,发展农业生产和文化教育事业均起了积极作用。

  1841年,1842年,鸦片战争,英舰多次进犯基隆、大安等地,熊一本积极配合兵备道姚莹、总兵达洪阿击败英军,生俘英军100多人,三人均立功受奖,熊一本获三品顶戴,加云骑尉世职。后姚莹蒙冤解京审问,他们所获奖励一齐撤消。1843年熊一本提升为兵备道,积极为姚莹鸣冤,助其昭雪,官复原职。

  熊一本任兵备道期间,向清廷建议,严守御,备攻战,明赏罚,显张声势以遏其入,隐伏奇兵以邀其归,据险以乘之,多方以误之,使其勇无所加,众无所用,掠则靡获,攻则不能;进有腹背受敌之虞,退有首尾莫救之患,等后乘其弊而歼之,这样才能保持国家尊严,边疆安靖。清廷只顾割地赔款求和,把他的意见束之高阁。他无可奈何,于1847年引年谢病告老还乡。在家中仍悬挂《田间仗剑图》,展示其忧国杀贼之心老而弥坚。咸丰三年(1853),熊一本病逝,终年80岁,遗手撰奏稿90多篇,信函400余封,未曾刻印,“文革”中全被烧毁。墓亦被挖,开棺露骨,毫无珠宝随葬,素风泊然。

  熊一本在台任职13年,后因病回归故里,咸丰三年(1853年)病逝。

  

台湾府知府简介

  台湾道官职

  台湾道除了为台湾清治时期的行政区划名称外,也是台湾地方统治者的官职简称。在此官职方面,台湾道属于道员一级之正四品文官。除了统管台湾政学经建内政外,也制约管辖台湾镇总兵,为台湾地方的实际军政领导人。而其官职全名,依沿革先後为福建分巡台湾厦门道、福建分巡台湾道、福建分巡台湾兵备道、按察使衔分巡台湾兵备道,除此,台湾道官职名称亦称为台湾巡道或分巡台湾道。官饷酬劳方面,以1755年(乾隆二十年)台湾所列岁出为例子,台湾道之年俸银为六十二两四分四釐,养廉银一千六百两(台湾县及凤山县各出四百两,诸罗县八百两),合计为一千六百六十二两四分四厘。而当时差役工人薪饷,约为一年二十两至三十两。

 

更新日期:2024-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