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里亚·爱伦堡

简介:1954年他发表了中篇小说《解冻》,时下正是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这部作品在苏联文艺界引起巨大震动。社会各界对这部作品褒贬不一,毁誉参半。《解冻》也因它的政治敏锐而一时轰动国内外文坛,文学界掀起了“解冻”之潮。爱伦堡在这部作品中以其独特的见解向众人阐明了很多苏联当时的问题,比如社会问题、文学问题以及文学与政治关系等等的问题。 人物基本信息 中文名:伊里亚·爱伦堡性别:男民族:犹太人国籍:前苏联出生年月:1891年1月去世年月:1967年所处时代:近代职业:文学 记者 其他 还有未完善内容, 人物关系编辑
[展开]

伊里亚·爱伦堡的个人经历

简介

  伊里亚·爱伦堡(1891-1967)前苏联著名记者、作家。他一生辛勤创作,尤其以政论式通讯最为著名,赢得了世界性赞誉。爱伦堡在成长过程中真可谓是一波三折,这些丰富的经历充实了他,使他坚定了革命信念并充满了战斗热情。他的作品言简意赅、立意深刻、文采熠熠、笔锋锐利,自然与读者建立起一种真诚的信任感。他一生经历了多次战争,有俄国的内战,有两次世界大战,还有东西方的冷战……人类的战争在20世纪上半叶表现出史无前例的密集与残酷。爱伦堡最大的成就是,曾作为一名记者,亲自参与并记录了这些战争,成为那个特殊时代的见证人。

成长经历

 

爱伦堡1891年出生于基辅,少年时代曾多次参加革命活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作为莫斯科《俄罗斯晨报》的军事记者,他前往德法前线采访,开始了记者生涯。在采访中,他被战争残酷的场面所震撼,同时也对战争产生了深切的痛恨。此后,他作为苏联报纸的记者长期驻外,先后在法国、比利时、德国、西班牙等国进行采访和报道。
“德军坦克发出轰隆隆的巨响,战壕眼看就要被突破。一个红军指挥员突然从战壕中冲了出来,他的腰间挂满了手榴弹和炸药包。正当德军不知所措时,这位指挥员已经扑倒在坦克底下,并引爆了炸药......”这就是苏联著名记者伊里亚·爱伦堡笔下的苏联卫国战争。他真实、震撼的报道在苏联和世界各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苏联人民的艰苦抗战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瞩目,爱伦堡的名字也传遍全球。

革命及创作

  伊里亚·爱伦堡

爱伦堡于1891年1月出生在乌克兰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家庭里,小时候的爱伦堡是一个淘气却聪明的孩子,调皮、打架是他的家常便饭。少年时,爱伦堡就酷爱读托尔斯泰的书。他思想独立,很有主张,有些时候甚至是反叛的:爱伦堡在10岁时被学校开除,参加了布尔什维克党,和工人、学生们一起同反动当局作斗争。我行我素的他,在1908年因“为地下党服务”的罪名被沙皇警察逮捕。1910年出狱后,爱伦堡流亡巴黎,逐渐脱离政治活动,开始从事文艺活动,信奉“为艺术而艺术”。这一时期,他的大部分作品流露出流亡青年脱离革命斗争后的苦闷彷徨心情。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爱伦堡不再甘于现状,重返社会,受聘担任莫斯科《俄罗斯晨报》和彼得格勒《市场新闻》驻巴黎战地采访员,负责采访德法前线战况,开始了他的记者生涯。在亲睹帝国主义战争惨状后,他加深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满。在复杂的阶级斗争面前,他对革命怀疑的心情很明显地在这一阶段出版的作品中反映出来。十月革命胜利后,他回国在苏维埃政府任职,1921年后又以驻外记者的身份先后在法国、比利时、德国、西班牙等国进行采访和报道。在经历了德军对法国巴黎的侵略暴行后,爱伦堡那无法抑制的痛苦和呼之欲出的愤怒,在作品《巴黎陷落后的一个月》、《从基辅想到巴黎》、《六月》等作品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德国人把时钟都改成柏林的时间了,按照新的时间在9点钟以后,这就是说在7点钟以后,禁止有人走到街上去”;“在埃菲尔铁塔上,悬挂着德国国旗”;“德国法西斯,每天可以得到250格兰姆的掠夺来的牛油。居民则遭受饥饿,他们每天只能得到500格兰姆的面包”……1932年爱伦堡再次回国,眼下看到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新建设和苏联人民积极的精神面貌,于是他渐渐走出了怀疑现实社会主义的迷茫境地,萌发了歌颂祖国和人民的一腔热情,写下了长篇小说《第二天》(1933)和中篇小说《一气干到底》(1935)等代表性作品。由于思想上的决定性转变,爱伦堡重新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革命的前沿战场之中,开始了新闻报道和文学创作工作。1941年时爱伦堡完成了《巴黎的陷落》、《暴风雨》、《巨浪》3部著名的长篇小说,其中《巴黎的陷落》获得了斯大林奖金一等奖。

文学

 

爱伦堡将先前在斯大林时期所受到的怨气和苦闷,于此时完全迸发出来。虽然有人称这部作品是一部“超越了小说意义的小说”,但赫鲁晓夫并没有因为这而接纳爱伦堡。可是不善于克制隐瞒、安分守己的爱伦堡仍坚持自我,不顾赫鲁晓夫及当时业内人士的种种阻挠,在晚年他又历时5年创作了长篇回忆录《人·岁月·生活》,这部作品直到1960年才艰难发表,它曾被誉为苏联“解冻文学”的开山巨作,“欧洲的文艺史诗”。可赫鲁晓夫借文化艺术界的名流激烈地批评了这本书,甚至称它是爱伦堡“意识形态上的重大错误”。经历了这些后,爱伦堡就如同一株坟头上孤矗的艾草,它的额头,将日渐暮黯苍茫;它的歌声,将一天天忧郁沙哑下去……爱伦堡满腹的怨言无从申诉。
爱伦堡曲折的一生充满了扑朔迷离的色彩,他将面临的诸多困难忽略不计。巴乌斯托夫斯基曾说:“爱伦堡作为一个作家、记者的命运之所以令人羡慕,是因为经过多年的排除任何次要影响的独立劳动之后,现在的他有权同全世界说话。他的每一句话都掷地有声,他所写的和所说的一切都在亿万人的心中引起反响……”用爱伦堡自己的话说:“我的许多同龄人都陷在时代的车轮下了。我所以能幸免,并非由于我比较坚强,或是较有远见,而是因为常有这种时候:人的命运并不像按照棋路下的一局象棋,而是更像油彩”。这个饱经风霜的新闻战士、文学大家,在战争中成长,在逆境中坚强,他不违背自己内心的真诚,不去迎逢别人的喜好,凭着一颗勇敢的心,不断在人生之路上创新。他影响了一代人,他是伟大的时代证人。

伊里亚·爱伦堡

更新日期:2024-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