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朱(诗人)

简介: 朱朱,1969年9月生于江苏 扬州。著有诗集《驶向另一颗星球》《枯草上 的盐》《青烟》散文集《晕眩》《空城记》现居南京。获《上海文学》2000年度诗歌奖,第一届刘丽安诗歌出版奖,第二届安高(AnneKao)诗歌大奖,长诗《鲁滨孙》获2002年《诗林》优秀作品奖。现居南京。朱朱是一个纯粹的诗人,他基本上不写小说,他的诗在冷峻中蕴藏着不可言及的孤独和悸动。在新生派诗人中,朱朱是国内不多见的激情内敛、沉静而博思型的诗人。另有同名漫画人物。
[展开]

朱朱(诗人)的个人经历

个人历程

1969年生,1991年毕业于上海 华东政法学院,1998年10月辞去公职。朱朱被称为“南京硕果仅存的诗人”,他坚持以“艺术本身的立场,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写作,他不隶属于任何文学流派。

访谈

  当代中国诗歌面临冷清的局面,即使在文学界的声音也极其微弱。但中国诗人们并没有停止他们的使命。9月,“南京硕果仅存的诗人”朱朱接连出版两本著作《枯草上的盐》《晕眩》,并在南京书市上举行了别开生面的新书发布会。近日,朱朱向记者表示,他对当代诗歌的前景是悲观的,诗歌正处于零下30度的境况。

朱朱在谈到中国诗歌的处境时说,诗歌应该在“诗人-评论-出版-读者”这个循环中生存的,但现在这是一个恶**循环,诗歌到评论这一步就已死亡。结果是诗人找不到他的读者,读者找不到他喜爱的诗人。

对这种尴尬局面,朱朱认为有两点原因。首先,诗人自己应做检讨,因为当代诗人并没有为读者提供真正好的作品。其次,我们的教育中有病态的东西,“我们对自己生长的环境和世界**的环境在对比上既不自然,也难以获得明晰的认识”,诗人已很少能维持他们的“幻觉”。

诗人从来是渺小的,他也愿意消失在伟大的阅读中,他渴望读者。

朱朱

相关报道

昨天,看了本报送去的大量优秀诗稿,本次诗歌大赛评委、南京著名诗人朱朱显得很是讶异,他向记者介绍说,“好的诗歌一定要有内在的个人体验,并呈现出与诗内相一致的本质与原则,不难发现,在参赛的很多诗作中,这个特点都得到了体现。”

以张桃洲的《玄武湖》为例,朱朱向记者分析说,“在这里,灰色堤岸,与我们迟疑的脚掌一起,缓缓伸进湖心,用最少的字就说出了很多的内容,从而拓展了内在情感的深度与广度。”

朱朱认为,在历史上,金陵就是一处追忆之地,它摆脱不了对历史与传统的继承,所以,在进行诗歌创作时,稍一个处理不慎,诗歌风格要么就很古典,要么就会流于情感空泛,“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想体现出创造**与想像力实属不易。像关于玄武湖的诗作,古人已经写了很多,如果没有个人情感由内而外的渗透,但又想表达那样的感情,就会给人以伪造的感觉。”

说到这儿,朱朱不由拿起一篇《甘熙故居》得知该诗作者徐龙梅就在此处工作,朱朱是赞不绝口,“虽然作者选取的角度小,但它表现了更深远的空间,在对历史的真实凝望,以及宁静的怀想中,达到一次对自我的净化,并清晰地展现世界的一个角落,语言简洁,情感也没有造作,以及故意的、给人虚假安慰的感伤与浪漫。”

朱朱一直把诗歌看做是高度文明的象征,非常之高雅,他告诉记者,“毕竟诗不是情绪的一次单纯宣泄,不是声嘶力竭地嚎叫,这充分说明南京人已经有很审美的生活与生命,变得越来越优雅了,真正达到诗歌温柔敦厚的本质,变得像水晶一样,有它内在的文明结构;同时,诗歌又像月亮一样,给了人很多安慰。”

既然诗歌是通向文明的一种途径,那如何使生活成为主动审美过程,重建日常的文化意味呢?朱朱向记者指出,“像戏剧、音乐会和画展一样,要让诗歌成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比如定期举办朗诵会,金陵晚报此次推出的诗歌大赛,无疑是重建过程中的一次有力尝试与促进。”

作品欣赏

小镇的萨克斯

雨中的男人,有一圈细密的茸毛,

他们行走时像褐色的树,那么稀疏。

整条街道像粗大的萨克斯管伸过。

有一道光线沿着起伏的屋顶铺展,

雨丝落向孩子和狗。

树叶和墙壁上的灯无声地点燃。

我走进平原上的小镇,

沿着楼梯,走上房屋,窗口放着一篮栗子。

我走到人的唇与萨克斯相触的门。

波浪

引不起你的恐惧,灰颈鸟

我走在楼梯上,听你的啼鸣

像货摊上的乐器,放满了

我的家。

远处是外省的铅灰的海港。

每一次母亲出走,

都能在那里找回她。听你的

啼鸣,像是爱上了

另一个世界——我被时光收紧的中午,

我小时候失落的鼓

我的女人吻我并脱去我的衣服。

下午不能被说出

在远去的世界中,

有人越来越清晰:

有人用风的铲翻动房屋。

从石头下,拆走你们清晨的床

乌儿衔来“炉火”这个词寻觅着地板,

我凝视一扇空中跳动的窗;

写作!写作!

听漏向黑暗的沙……

选自《岁月的遗照》程光炜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更新日期:2024-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