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遂(教师)

简介: 李遂,2003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学位;2004年参加中央美术学院俄罗斯解剖与绘画高研班;2005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现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师。
[展开]

李遂(教师)的个人经历

参展记录

2003年

《我们毁灭,而你们出现》入选首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

2005年

《荒谬的真实》获鲁迅美术学院2005年度优秀毕品奖;

《荒谬的真实》参加上海城市雕塑国际双年展;

李遂

参加中央美院解剖高研班,课堂作业被收录在《中央美术学院素描60年》;

2006年

《链球》获“中国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城市雕塑设计方案”优秀奖;

2007年

《散页》参加“雕塑与城市的对话”上海国际雕塑年度展并被收藏;

《等待》参加第三届北方雕塑年度展;

《无题》入选首届辽宁省青年美术家学术提名展;

2008年

赴欧洲交流考察;

2009年

《垂直的青春》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2012年

《苍生一叶》参加上海中华艺术宫《锦绣中华——行进中的新世纪中国美术》;

《无题》《隔壁流年》参加苏州金鸡湖双年展;

2013年

北京苹果社区红子兰艺术中心个展《凸凹有秩》19件作品;

《犹在暮中》参加北京国家大剧院——中国雕塑年鉴大展并被国家大剧院收藏;

参加全国美院院校教师解剖教学专题研修班;

《迦南》参加长春世界雕塑公园建园十周年——首届春天杯中国青年雕塑家邀请展。

收藏记录

《散页》,鲁迅美术馆、中国美术馆。

艺术评论

文/李遂

一、艺术之见

我对“重口味”的艺术作品从小有着深切的喜爱。这样的作品似乎更能被我本能的深深的记在心底里。或是崇高的悲剧或是宏大的沉默或是单纯的孤独或是坦荡的坚持。这其中的厚重深邃,随时看,随时感动。用艺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艺术来进行自我完善,在于我,就是最幸福的事。

我一直试图用一种真实真诚的语言讲叙我对生活的理解,我的创作对象都是身边真实熟悉的人物,他们那么鲜活,形象在我心中如此清晰,我不得不用。

我喜欢写实雕塑。过去深信不疑的东西始终未变。在对真实世界的客观再现中,写实雕塑带来一种抽象的语境。它是那么的单纯,完全不用任何浮夸的语言去堆砌它,它自己,本身,就是那么的直接的摆在你面前。它已经展开了通往想象的所有道路,画面立刻就能引发人的情感。

二、关于真诚的理解

艺术可不就是自由的东西,艺术家却从来不自由。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种族,不同的生长环境,不同的教育水平,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人生境遇……这种种不同便是独一无二的东西,是最不可取代的东西。创作者就该真诚的表达这些独一无二,这些不可取代。你了解什么,你擅长什么,上帝派你来这世间述说些什么,那么你就做些什么。若非如此,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往往催生出一些近亲繁殖的畸胎,似是而非,紊乱空洞。物质财富增长之后,艺术问题变得更为复杂。本着对于自我的忠实,目光总是朝着自己最真实的一面,才不会失去方向。

我想说,要是人都以本来面目出发,那有多好。

三、于创作本身

(浮雕系列)通过略带宗教感的画面,以人的形象,人的肢体语言传达当时自己内心的叛逆愤怒却又略为无奈的情绪。我不愿通过改变自己,穿上从不适合自己的外衣来得到社会的认同认可。这些画面变成了我与自身内在对话的镜子。虽然表达的尚且有些稚嫩,可我自己却得到如同与上帝交谈过后一般的轻松。因为这是真实的,是真诚的,是我想做的,是我愿做的,是我能做的。

(人与动物系列) 人建立了自己的社会,划以国界,每个人却在自己的生存空间里为了生存空间而奋斗。在这奋斗中,人类很容易表现出和动物相仿的性格。在我看来,这种动物性正是青年人在社会各种不同状态和矛盾中,在理想与现实中囧境的凸现。

人是鸟,在青春式的拼争过后没有得到自由飞翔的双翼,也失去了可在原有环境中自由行走的双腿。

人是狮子,但夹着尾巴比翘着尾巴更能保护自己。

人是蝴蝶,太单薄的翅膀却托不住吃肥的身体。

个人作品

更新日期:2024-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