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君

简介: 贾君是中国一名出色的乒乓球运动员,内蒙古人。
[展开]

贾君的个人经历

贾君 - 简介

在雅典奥运会落下帷幕之际,我们得到一个新闻线索:有个叫贾君的包头姑娘,刚取得世界青少年乒乓球巡回赛总决赛的冠军。
   
今年刚刚18岁的贾君是建国以来内蒙古进入国家乒乓球队第一人。职业的敏感让我们随即与贾君的父母取得了联系。采访是在贾君的启蒙教练——包头体校乒乓球教练张萍老师那儿进行的,贾君的父母——贾海平、吴洁华夫妇

贾君

 的脸上满是自豪的笑意。在他们的讲述中,一个活泼可爱、刻苦懂事而又个性十足的女孩儿跃然眼前,说起来,贾君就像天生为打乒乓球而生的,这是父母绝对没有想到的。起初,他们只是希望宝贝女儿能健健康康地长大,而女儿与乒乓球结缘,纯粹是因为一次偶然的机遇。
    
贾君5岁那年,一天,贾海平和吴洁华带着她逛街,准备回家的时候,贾海平突然想起一位亲戚在东河区体校院儿里开了一个乒乓球班儿,很久不见亲戚了,他想顺便去看看他。领着女儿一踏进那间训练房,小贾君立刻就被那些飞舞的小球和“乒乒乓乓”的响声吸引住了。与亲戚聊了半天,贾海平回头一看,见女儿还站在一边看别人打球,竟着迷得一动不动。“这孩子少见,这么小就能静得下来看球,要不让她试试?”见贾君那么专注,吃惊之余,亲戚提议道,并转头问贾君:“喜欢打乒乓球吗?敢不敢上来打一打?”“敢!”小贾君接过球拍,毫不怯场地站在了球案前。她那么一站,引得周围的人都笑出了声,原来小贾君刚比球案高一点儿。可看着看着,笑声没了,人们的脸上都满是惊讶的神情,谁都没有想到,这个第一次摸拍的5岁孩子竟一来一去打得像模像样,根本不像其他初学乒乓球的人摸不着球的边儿。那是贾君第一次打球,但球却始终没有掉拍,这让那位亲戚很是高兴,一个劲儿地向贾海平夫妇俩建议:“让这孩子打球吧,没准儿以后真能有大出息。”像大多数父母一样,贾海平夫妇并不敢奢望女儿成名,他们只想让这个唯一的宝贝健健康康地长大,所以给女儿报了名,希望通过打球让孩子的身体更好。谁知从开始练球的那天起,小贾君就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执著。
    
因为年龄太小,每次贾君练球都是由父亲贾海平接送,不管刮风下雨,贾君从没有耽误过。有时候见天气实在太差,妈妈心疼女儿,便劝说:“君儿,咱今天不去练球了,下次再补上也不要紧……”可每次这时候,小贾君的嘴总是撅得老高,一个劲儿地抗议:“不嘛,不嘛,我就要去打球。”每次,他们都拗不过女儿,乖乖地送女儿去练球。贾君再懂事也是个孩子,像好多小朋友一样,她也喜欢早晨赖在被窝里,可只要妈妈说一句“君儿,该起来去练球了”,贾君都会一骨碌爬起来,一边穿衣服一边催爸爸快点儿……贾海平是个慢性子,一次因为送女儿去练球迟到了,还惹得女儿哭了鼻子。
   
天赋加上勤奋,贾君的球技突飞猛进,进步速度让许多人吃惊,甚至连贾海平夫妇都没有想到。贾君上幼儿园大班那年,贾海平的单位组织职工进行乒乓球比赛,也是想试试女儿的球技,贾海平对女儿说:“君儿,爸单位这两天正比赛乒乓球呢,你敢不敢去打打看?”“那怕什么?”随后,贾海平把女儿领到了单位。那场球让所有人对小贾君刮目相看,连贾海平都没想到,女儿会打得那么好,竟能打败号称“球技不错”的工会主席。那次,贾海平的单位领导很郑重地当着许多人的面颁给小贾君一个“特殊奖”。抱着得来的奖品——一个小地球仪,小贾君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她把那个地球仪转来转去,妈妈告诉她,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在这上标有位置。小贾君握紧两个小拳头,一字一顿地说:“妈妈,以后我要当世界冠军!”
   
打球需要有好的球拍,而正在发育运动量又大的孩子又需要特别的营养,为了了解更多的对手,以提高球技,参加各种比赛也是极为重要的,而所有这些都需要钱。贾海平在呼铁局包头水电段工作,吴洁华则在铁路的大集体上班,为了培养女儿练球 ,他们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可每当看到贾君取得好的成绩,他们的心里总像是灌了蜜一样甜。

1995年,9岁的贾君去呼和浩特市参加了“内蒙古少年儿童青城杯乒乓球比赛”,在回来的火车上,贾海平父女俩碰到了包头体校的张萍老师。因贾君之前参加过多次市级的比赛,所以他们早就相识。这次,张老师发现,贾君的进步太快了,爱才的她向贾海平建议:“这孩子给我的感觉是悟性特别好,而且她又这么爱打球,要不让她来体校专业训练一下?”回到家后,贾海平说起了张老师的建议,吴洁华不乐意了:“那可不行,这打球玩玩儿还行,真要走专业,孩子受苦受累不说,以后打不出成绩,学习也耽误了,前途可咋办?再说,你看咱君儿多聪明,不上学不是可惜了吗?”贾君从小就聪明,凡事一点就透,学习跟玩儿一样就能轻松地拿到好成绩,难怪吴洁华不乐意。可听她这么一反对,贾君不高兴了,一连几天一个劲儿地嚷着要去打球。
 
被女儿缠得没办法了,吴洁华来了个缓兵之计:“打就打,这么小的孩子跑到昆区住宿,运动量也大了,我看你能扛得住?”见妈妈同意自己进体校打球了,贾君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出乎吴洁华的意料,先扛不住的是自己。一连好多天,吴洁华硬憋着不去看女儿,可心里却揪作了一团:孩子还小,从来没有离开自己身边,这回一走这么多天,也不知道她想不想家?会不会哭 ?吃饭怎么样?晚上睡得好吗?……一天,吴洁华实在忍不住了,从东河坐了车就跑到了包头市体校,找到乒乓球训练馆一看,女儿练球练得正欢呢。见妈妈来了,贾君很是高兴,吴洁华在女儿脸上怎么也看不出自己的那些担心,她的心放下了一大半。

虽说小小年纪就离开了父母,可因为有了乒乓球,贾君就像小鱼进了大海,在乒乓球的世界里自由自在地畅游着,训练起来比其他大她好几岁的同学都刻苦,这一点,教练张萍最有感触。

在张萍老师眼里,贾君虽然年龄最小,可她很有天赋,虽然平时话不多,长得也文文静静的,可一打起球来,立刻就像个小男孩儿一样泼辣,而且特别聪明,悟性好,有时候一些技术要点别人还在琢磨时,贾君已经领悟到并且去练习掌握了。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贾君属于比赛型选手,越是人多的时候她的球感就越好,与初次参赛的选手不同,从一开始打比赛,贾君就从没有怯过场。也许真是由于天生热爱这项运动,结束了一天的训练后,许多同学巴不得早早地轻松轻松,可贾君却还用晚上的时间钻进训练馆练球练到很晚才回宿舍休息。

体校的重点是体育,可对于文化课,学校也从未放松。贾君刚进体校的那年,一天,老师把吴洁华叫去了,狠狠地告了贾君一状,“你家这孩子上课老不听讲,总是在那儿玩儿,这样下去怎么行?……”等老师说完,吴洁华只说了一句:“老师,咱到考试的时候再说好吧?您看她的学习成绩。”吴洁华了解女儿,她从上学起就是这样,成绩一直不错。果然,期中考试的时候,从来都不好好听讲的贾君让老师吃了一惊:考试成绩全班第一。“这孩子,以后不是北大就是清华的料。”老师的话又勾起了吴洁华的担心,她跟女儿商量:“君儿,你学习这么好,要不别打球了,给妈好好学习,考个大学。”谁知女儿却不乐意:“妈,现在大学生还不是一片一片的?我就打球,给妈拿个世界冠军回来。”
 
见女儿着实离不开乒乓球,吴洁华也不再说什么,一门心思地支持女儿打球了。虽然如此,每参加一次比赛都需要自己掏钱,吴洁华感到家里的经济实在紧张。贾君四年级的时候,有一天回来跟她商量:“妈,我想参加全国铁路红领巾杯乒乓球比赛……需要几百块钱……”“又是比赛、又要钱,君儿,咱要不别打球了……”没等她的话说完,吴洁华就见女儿哭了,心不由得一软:“好了好了,别哭了,去就是了。不过妈可把话说在前面,你这次要是打好了妈就继续供你,打不好你就得听妈的。”听妈妈这么一说,贾君破涕为笑:“行,这次我要打不好就不打球了。”不知是谁说过,成功源于自信,那一次的比赛,贾君得了个冠军回来,吴洁华乐得合不拢嘴。
 
在体校待了两年之后,因为球技的快速提高,张萍老师感觉贾君应该去水平更高的队里才会对她更有帮助,于是送她进入内蒙古队代训。3年后的1998年,内蒙古自治区九运会即将举行,为备战九运会,体委领导决定由张萍老师带队,带领两名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去素有“乒乓之乡”美称的河北,在知名的乒乓球教练唐银生的河北省队代训。此时的贾君也早有回到包头的打算,在内蒙队的3年里,除了拿了两次冠军之外,参赛的机会非常少,因为乒乓球在内蒙古属弱项,所以周围的大环境对提高成绩少有帮助。得知张萍老师选定了自己去河北代训,贾君高兴坏了,急急地赶了回来,想要早一天去那个满是高手的河北队见识见识。
 
那次的河北之行改变了贾君的命运。尽管是初见贾君,但她仍给唐教练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在河北队的一个多月里,贾君抓紧一切学习的机会,此时的她并不知道自己已被爱才如渴的唐教练盯上了。聪明、刻苦、有韧劲儿,球风凶狠,暗暗观察中,贾君的特点让唐教练很是欣喜。8月举行的内蒙古九运会结束后,手棒冠军奖杯的贾君又回到了河北队,唐教练希望她能留在河北队训练、打比赛,而这也正是贾君所盼望的。要知道,在乒乓球界,唐银生教练被誉为“世界冠军的启蒙教练”,曾经培养出齐宝香、高军以及后来的牛剑锋、白杨等世界冠军,对他的大名贾君早有所闻,能在他的队里打球是自己梦寐以求的事。

有了名师的指导,贾君的球技随之突飞猛进,两个月后的第一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上,首次代表河北队参赛的贾君一路拼杀,一举夺得冠军。也就是在那次比赛中,已成为国家乒乓球女队教练的齐宝香发现了极有潜力的贾君,为她以后进入国家队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能在高水平的省级队训练当然是件好事,可每月的代训费却是笔不小的数目。除去零花,光代训费每月就要交队里850元钱,对于贾海平这样普通的人家来说,着实有些吃力。为了让女儿能接受更高水平的训练,贾海平与吴洁华节衣缩食,有的人说他们太苦自己,可朴实的贾海平夫妇却总是笑笑说:“只要女儿有出息,做父母的再苦再累也心甘。”

懂事的贾君深知自己的家境,更能体谅父母的不易。女孩子要吃零嘴儿,当队友们买这买那的时候,贾君从来不凑那热闹,她知道要珍惜父母寄来的每一分钱,更知道对他们最好的回报就是不断取得更好的成绩。也许是从小独立生活惯了,贾君养成了遇到什么事都放在心里的习惯,即使放假回家,吴洁华从女儿嘴里也从没听到她说起在队里的艰苦,总是她取得好成绩的好消息。那次,吴洁华去河北省队看望女儿,一天,当她路过大门口时,被小卖部的一位老大爷叫住了。“你是贾君的妈?我跟你说,这孩子可太懂事儿了。她们队里每天来我这儿买零嘴儿的小姑娘多了,可我一次都没见贾君踏进我这个门。听别人说,队友们玩儿的时候贾君就练球,要我看呐,贾君要是打不出去,她们这一拨儿就没一个能打出去的……”后来吴洁华才听说,女儿每月只允许自己花40块的零花钱,平时从来不乱花一分钱,只有到了夏天,她才偶尔买颗西瓜解解馋……知道才12岁的女儿这么懂事,那天,吴洁华的心里百感交集。

贾君长大了,更能体谅父母的难处了,见河北队迟迟不能给自己转正,心里很着急。恰在此时,吉林省的一位教练也看好贾君,希望她去那里打球,许诺除不要代训费之外,每月还给贾君600元工资。2000年年底,贾君放假回家后跟父母商量起了这事。“爸、妈,我知道咱家的困难,要不我就去那儿吧,反正那儿也有高水平的对手,在哪儿打也是打。”商量好此事后,贾君给唐教练打去了电话,说了自己的打算。电话那头,唐教练一听就急了:“那可不行,你可不能走,你已经在乒协注册了,是咱们河北的人,哪能走哇?转正的事儿你别操心……”放下电话后,未及贾君开口跟父母说,唐教练的电话又来了,在电话里,他跟贾海平、吴洁华谈了好长时间。

教练的一片心意让贾君一家非常感动,春节一过,贾君又回到河北,3月便转为河北省队的正式队员。就在贾君一门心思刻苦训练的时候,机会悄悄地向她走来。2000年8月,国家乒乓球队要挑选后备力量进入国家队,因此调各省的尖子队员去国家队集训。按照惯例,一个月的集训期过后,队员们就要打道回府等候通知,可贾君却破例被留了下来,这一练就是3个月。

在吴洁华的印象中,2001年的那个春节不仅是女儿、也是他们最快乐的一个春节。大年三十那天下午,贾君才从北京回到了包头的家里,刚进家门,吴洁华就感觉女儿的情绪特别好。“君儿,这回能进国家队了?”见女儿这么高兴,吴洁华以为会有什么好消息。“还不知道呢,不过我这3个月在那训练感觉可不一样了,觉得自己又懂了不少东西……”原来女儿是为自己掌握到了切实的知识而兴奋呢,这就是女儿——从来都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的女儿,吴洁华的心里很欣慰。

晚上,贾君打电话给唐教练拜年,电话那端,教练的声音里有掩饰不住的兴奋:“恭喜你!初六去北京报到,可不能迟到!”那一刻,这巨大的惊喜让贾君有些发呆,“告诉你妈,你进国家队了!”电话里,唐教练高兴地喊着……

女儿进了国家队,知情的邻居、朋友们都说他们养了个争气的姑娘,还有的说贾君前途无量。这话听得多了,贾海平夫妇的心里反倒淡然了许多,别人只看到女儿风光的一面,有谁能了解她的艰苦呢?即使作为父母的他们也不能完全了解。去国家队三年了,贾君只回过一次家,与父母的联系就是那一部电话。吴洁华总听女儿说自己技术水平还需要不断地补课,可她并不知道,每天的训练结束后,女儿自己还要练上很久,三年来从未间断。

这些情况,还是一次看电视里乒乓球比赛时,听前国手杨影说的。“……这些队员平时训练都很刻苦,尤其是女队的贾君,从进入国家队时起就一直在给自己补课……”因为女儿的缘故,看电视时只要有乒乓球,他们总要认真地看,似乎那去年,去北京办事的吴洁华想顺便去看看一年多没见面的女儿,可事不凑巧,那天不是女儿的休假日,而队里的规定极为严格,不是自己的休假日,不能擅自离队……那次,吴洁华只是匆匆见了女儿一面,没说几句话便回到了包头。尽管也有遗憾,可她知道,女儿是队里2008年奥运会的重点培养对象,不加劲儿练哪成呢?

虽说聚少离多,可吴洁华能感到女儿的那份关心。今年自己过生日前几天,女儿打来电话:“妈妈,你快过生日了,我送你件礼物吧。”“行呀,送妈妈什么?可别乱花钱。”“不告诉你,告诉你到时候你就没有惊喜了,这礼物你肯定喜欢。”出乎吴洁华的意料,女儿的礼物是一张大大的照片,是国家乒乓球队的合影。照片里,女儿又长大了,也更漂亮了。抚摸着照片,吴洁华开心地笑了。女儿说她的心愿就是当奥运会冠军,吴洁华相信会有这一天,她仿佛看到在国歌声中,女儿开心的笑脸是那么美。

贾君 - 主要成绩

当地时间2010年12月5日,在赫尔辛基举办的2010年芬兰乒乓球公开赛上,获得女子单打冠军。

贾君

更新日期:2024-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