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图克·布格拉汗

简介: 萨图克·布格拉汗,全称:苏丹·萨图克·布格拉汗(维吾尔语:拉丁字母转写:Sultan Satuq Bughra Khan)。中世纪中亚突厥民族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喀拉汗王朝大汗,祖父毗伽阙·卡迪尔汗。早年在萨曼王朝的影响下并改宗伊斯兰教,915年在古拉姆近卫军的帮助下,发动政变,夺取汗位,之后大刀阔斧推进改革,打击守旧派贵族,同时大兴武功,从萨曼王朝手中收复了大量失地。一生致力于喀喇汗王朝的发展与建设,并传播伊斯兰教。955年去世后葬于新疆阿图什,其陵墓至今仍屹立。
[展开]

萨图克·布格拉汗的个人经历

家庭出身

关于萨图克的出身,一直以来有着不同的说法:

萨图克·布格拉汗生于喀喇汗王朝首都巴拉沙衮(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附近),祖父是喀喇汗王朝(Karakhanid Empire)始祖毗伽阙·卡迪尔汗,父亲巴泽尔是王朝大可汗。相传其幼年丧父,母亲改嫁其叔父奥古尔恰克·卡迪尔汗后,即随叔父生活。

根据古代一位来自伊朗朱兹詹省的作家的地理作品描述,萨图克·布格拉汗来自阿图什(今新疆阿图什县)一个人口稠密的样磨人(Yagma)村庄。

样磨人为西突厥铁勒部落与悦盘有关的小部落,部落的图腾是公驼。该部占有喀什与纳伦河(他们本身来自里海)。他们后来加入维吾尔人。在维吾尔人西迁后,占据了疏勒故地,后来成为喀拉汗王朝的一部分。俄国学者巴托尔德(Василий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Бартольд,Vasily Vladimirovich Bartold)认为样磨为乌古斯人的一支。

改宗伊斯兰教

公元893年,波斯萨曼王朝(波斯语:Sāmāniyān;英语:Samanids,819年-999年)以保护边境为借口,向喀喇汗王朝发动了大规模进攻,波斯军队连连取胜,喀喇汗王朝遭受了惨重损失,白水胡城、塔拉兹、塔尔萨坎特等城市都被萨曼王朝取夺,萨图克于是跟随叔父奥古尔恰克迁至喀什噶尔。

萨图克·布格拉汗

少年的萨图克目睹了国家的不堪一击,于是在心里暗暗种下了改革弊端、富国强兵的决心。

12岁(一说16岁或20岁)时,萨图克接受避难于阿图什的萨曼王朝王子纳斯尔·本·曼苏尔(Abu-Nasr)的传授,归信了伊斯兰教,起经名阿卜杜勒·卡里姆(Abd Karim)。纳斯尔与时为喀喇汗帝国的副汗,也就是萨图克的继父(应为其叔父奥尔古恰克)交好,并得以在喀什郊外的阿图什建一清真寺。

之后,他模仿萨曼王朝古拉姆近卫军的模式,组建了忠诚于自己的古拉姆近卫军,并让官兵也随其归信伊斯兰教。此后,他学习《古兰经》,并在王族成员和青年中发展信徒。但一切都是秘密进行。叔父曾一度怀疑其改宗伊斯兰教,于是令期建一寺庙,而其在接受纳斯尔建议佯为进行。不过在其刚开始时,其叔父又改变了主意,阻止了他。

夺取汗位

早在萨图克的父亲去世,其叔父奥古尔恰克接替帝位时,奥古尔恰克便不愿意让萨图克按传统成为储君,而是打算让自己的孩子继位。

之后的萨图克随着年龄增长,与叔父的隔阂也逐渐加深,当他秘密改信伊斯兰教之后,略有察觉的奥古尔恰克对他的态度也更加疏远,并时常派人对他的一举一动进行监督。

不过萨图克凭借能力巧妙的避开了叔父的监视,并逐步壮大了自己的实力,公元915年(一说910年),在忠诚于自己的古拉姆近卫军的帮助下,萨图克在喀什噶尔发动武装政变,杀掉父亲,夺取政权,取名布格拉汗(布格拉,突厥语,意为“公骆驼”)。

继位后,宣布伊斯兰教为王朝的国教,并利用其权力迫使王公贵族和属民改宗伊斯兰教。

制度改革

早期喀喇汗王朝的政治制度同突厥汗国、回鹘汗国等草原游牧民族政权类似,汗国分为两部分,由汗族中最长者任大可汗,次长者任副可汗,分别统治汗国的一部分,汗国地方没有基本的行政划分,而是以部落、部族为单位治理,整个国家被看作汗族的财产分给各个汗室成员。

在萨图克时代,喀喇汗王朝的经济逐步由游牧经济向定居农业经济过渡,其社会制度也由奴隶制转变为封建制,但仍然保留了大量的游牧经济奴隶制残余。特别是在喀喇汗王朝版图逐渐扩展,境内繁荣的城市越来越多,以及同萨曼王朝接触之后,这种生产方式上的差距日益明显。893年的战争,使许多喀喇汗上层阶级认识到这种差距。为了更好的进行统治,改变落后的统治制度,吸纳接受波斯人先进的文明,向波斯人学习,成为必然选择。

萨图克·布格拉汗早先在纳斯尔那里学习了一套治国方略,其中便有波斯萨曼王朝完善的中央集权体制,在他继任可汗之后,便大刀阔斧地改革汗国以往的弊端。

中央措施

破格选拔一批贤能之士组建中央政府,形成以他为核心的领导班子,城市、绿洲、定居农业区归中央直接管辖。10世纪中期来自波斯内沙布尔的智者卡里马提便是其中的一位代表人物,他在萨图克身边担任参谋,并为辅佐萨图克立下了汗马功劳。

地方措施

在一些经济发达、地理重要的定居农业区地区设立省份、城市、州县,任命埃米尔、伯克等官僚进行统辖。并在中央设立“迪万”(dawani,国务会议),宗教事务所等机构,协助汗室处理政治、司法与宗教事务。游牧民族地区仍以部落、部族为单位进行自治。

经济举措

降低赋税,鼓励农业、手工业与商业发展,结合封建经济的发展,从波斯引入伊克塔土地制度的概念,实行土地国有化,仅把土地赏赐给军功者使用,形成一批新兴的军事封建地主。

军事举措

各个城市、城堡等定居地区设立常备军,统一发放军饷、装备与物资;在巴拉沙衮、喀什噶尔、塔拉兹等中央大城市派遣古拉姆近卫军驻防;广大农村地区由封建地主组成履行封建义务的伊克塔;游牧部落地区由各个游牧部落提供武装力量辅助中央。

文化举措

宣布伊斯兰教为国教,大力传播伊斯兰教,吸收波斯文化之中的先进部分,同突厥文化相融合。中亚在此时便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即突厥—伊斯兰文化,或称突厥—波斯—伊斯兰文化。

打击顽固派

萨图克的改革举措引起了守旧贵族的不满与恐慌。公元925年以后,随着改革的力度不断加深,旧贵族越来越多的利益被触及,这些既得利益者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便以巴拉沙衮为大本营结成同盟,试图推翻萨图克的统治。但是守旧派组织的多次政变均被萨图克成功的粉碎,守旧派便组织武装叛乱,从巴拉沙衮一路杀向喀什噶尔,但叛军无乱组织还是训练都不如喀喇汗军队,所以被连续击败,而喀喇汗军队成功反击。公元934年,喀喇汗军队成功控制巴拉沙衮,守旧派头目被杀,守旧势力被彻底粉碎。

成功收复巴拉沙衮之后,萨图克便将中央组织机构搬到了这里。

开疆拓土

公元931年以后,喀喇汗国内局面逐渐稳定,萨图克便大举发兵进攻萨曼王朝,以收复被占领近半个世纪的失地。

喀喇汗大军主力10万人从巴拉沙衮出发,沿天山而行,沿途第一个目标便是喀喇汗曾经的副可汗驻地——塔拉兹,此时的塔拉兹已经成为萨曼王朝北方最大的要塞,有9万军队驻守,扼守交通要道。塔拉兹守将听说喀喇汗军开来的消息之后,还认为喀喇汗军队还是那群牧羊的乌合之众,于是犯了麻痹轻敌的错误,喀喇汗军队很快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现在塔拉兹城下,迅速构建好了营地与攻城器械,而防御一方的波斯军却队形不整,军心散漫,萨图克看出了波斯军的麻痹,便下令第一波进攻之后故意败下阵来,萨曼军则认为喀喇汗军不堪一击,便逐渐放松了警戒。当晚,萨图克派遣精兵在夜幕的掩护之下,悄悄用钩锁爬上城墙,杀死萨曼军哨兵,并打开了城门,隐蔽在四周的喀喇汗军队立即浩浩荡荡从正门杀入,萨曼军队猝不及防,被喀喇汗军一举消灭。

塔拉兹之战的胜利震惊了萨曼王朝的朝野,塔拉兹周边的小城市守军自知无法匹敌喀喇汗军队,便开城投降。萨图克实行宽容政策,仍让他们驻守城镇,喀喇汗军队兵不刃血地收复了不少失地,获得了大批物资补充,扩充了力量,继续向南进发。

经过数日的行军,喀喇汗军队到达了萨曼王朝又一个重要据点——塔尔萨坎特,这里曾经也是喀喇汗王朝最富庶的城市之一,居民以葛逻禄人居多,同时有不少粟特人、波斯人等伊朗人。塔尔萨坎特守将阿达赫塔尔是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他听说喀喇汗军队到来后并没有在城里被动防守,而是率5万大军主动出击,在城郊设防,严阵以待。喀喇汗军队很快便到达了郊外,与萨曼军队形成对峙之势,阿达赫塔尔决定抢先一步击垮对手,他命令重装骑兵为先锋,凭借地形优势排成古波斯阶梯阵型向喀喇汗军杀来,萨图克见状立即命令全军展开,形成新月阵型包围对方。萨曼波斯的铁骑不愧战力强悍,他们一度冲入喀喇汗中军步兵队列之中,接连砍杀喀喇汗士兵,即将将喀喇汗大军拦腰斩断,阿达赫塔尔见状命令步兵杀入喀喇汗军中,支援重骑兵,扩大战果。眼看中军即将崩溃,萨图克遂命令两翼喀喇汗重装骑兵发起攻势,将萨曼军队彻底包抄,喀喇汗重骑兵从两翼冲入萨曼重骑兵队列之中,同萨曼重骑兵厮杀开来,一时难分胜负。就在这时,萨图克事先埋伏好的一支军队突然从萨曼军队侧翼出现,对萨曼军形成合围之势,萨曼军在这突然其来的打击之下,军心开始动摇,并逐渐抵挡不住喀喇汗军的攻击而败下阵来,阿达赫塔尔殊死抵抗,但已经无法挽回颓势,最终兵败自杀身亡,塔尔萨坎特被喀喇汗军收复。

经过两场战役的重大胜利,萨曼王朝在锡尔河以北的兵力已无法抵挡喀喇汗的兵锋,白水胡城2万军队撤回锡尔河以南防守,于是白水胡城也被成功光复,此后萨图克继续扩大战果,又控制了剩下的几个据点基本上肃清了锡尔河以北的波斯人势力。

去世

955年(伊斯兰教历344年)去世,葬在新疆阿图什。

陵墓

萨图克·博格拉汗的陵墓,当地简称“苏勒坦(苏丹)麻札”。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图什县逊塔克乡。

陵墓始建于955~956年(伊斯兰教历344年),为新疆最早的麻札。据传,初建的拱北坍塌后,曾重建一座高大的9顶拱北。叶尔羌汗国时期,毁于洪水,只重建了一座小拱北。1872年曾进行大规模增建和扩建。1944年再次毁于洪水。

整体建筑占地约20亩。由拱北、清真寺、经文学校、大门、水池等组成。礼拜大殿修建于1902年,土木结构,方体平顶,由57根雕花木柱支撑。拱北砖木结构,方体圆顶。门东向,三面开有拱形窗。墙面用砖拼成多种几何图案,线条流畅,造型别致。不远处有一座木栅围护的坟头,据传为萨图克的宗教启蒙者艾布·纳斯尔·萨曼尼的麻札。

其陵墓在新疆和中亚穆斯林中享有很高声望。15世纪以来,和卓、依禅多来此拜谒或结庐隐修。至今拜谒者络绎不绝。

1956年被列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政府资助按原型重建。

更新日期:2024-05-17